医学小知识ldquo脑血管疾病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2-7-4 11:06:15   点击数: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m.39.net/pf/bdfyy/

依据《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年全国城镇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第一位是恶性肿瘤,第二位是心脏病,第三位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失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病因是:

(1)、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管畸形);

(2)、血液成分改变(如血粘度增高,形成血栓或房颤并发栓子脱落及癌栓的形成);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波动,高血压)。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及加重因素。

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

脑血管疾病分为二大类:

(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后二者导致“脑梗塞”)。

(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常因高血压病所致。及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因先天性颅内动脉瘤(40-60岁好发),和先天性血管畸形(20-30岁好发)所致。(备注: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指非外伤性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②“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国内外医学统计都发现“缺血性”比“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

国内,脑血管性疾病发病分布是:脑溢血20-30%,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5%,脑梗塞55-65%。(数据来源于网络医疗信息)

高血压病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1)、高血压病本身就可以有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狭窄致阻塞,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

(2)、高血压的大幅波动,也可以致脑血管破裂,表现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

临床表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症状都是缓慢进行而逐渐加重如:记忆障碍、肢体麻木、严重时导致脑中风(失语或偏瘫)、脑痴呆。“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发病急、来势较凶猛,表现为瘫痪、脑猝死。

治疗:脑血管医院诊治,救治时间对于疾病的预后有关键作用。治疗方案,由医院明确诊断及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方案。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不可干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性。和“可干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预防,从“可干预因素”出发: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若已有这些问题,则一定要定期复查,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持续治疗。

(2)、有心脏病房颤的,需要抗凝治疗(如小剂量阿斯匹林),防止血栓形成及栓子脱落。

(3)、戒烟酒。

(4)、饮食:要有节制。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奶油及鱼子等;低盐、少甜、多青菜。

(5)、运动:坚持定时、定量的日常运动,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个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ff/1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