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易得此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0-12-8 20:54:51   点击数: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如今,帕金森病已经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这种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这个病有哪些初期征兆?如何预防?如何医治?

下面这些知识,越早知道越好!

帕金森病是个什么病?

帕金森病其实就是人脑干部位的黑质变少了,黑质细胞产生的多巴胺变少了,而多巴胺正是确保身体按照大脑指令正常运动的物质。

帕金森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但是临床上40岁以下发病的患者也不少见。

迄今为止,导致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基因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当然,随年龄发生的老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8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男性多于女性。

医院老年神经科主任王振福说:“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很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虽然尚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早期发现、系统治疗,可将病情控制住,并延缓进程。”

得了帕金森病不等于寿命缩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闫卫红表示,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若患者不及时就医或拒绝治疗,此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异常小动作,一个不放过

数据显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就诊时间平均延迟半年以上,近半数患者超过一年才能确诊;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治疗率也不到40%,农村和偏远地区确诊率更低。

帕金森病不像脑卒中,它的起病非常隐秘,患者往往没有感觉。那该如何尽早发现它的蛛丝马迹呢?以下几个初期症状,老人或亲朋可以对照着留心观察。

“震颤手”

震颤是帕金森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会出现单侧手指搓丸样运动,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早期在变换位置或运动时,症状可减轻或停止。震颤还会随情绪变化而加剧。

“面具脸”

关节僵硬及肌肉发紧也是早期表现之一,通常从单侧肢体开始,发展到躯干、四肢及髋膝关节,致使患者站立时呈一种特殊的屈曲姿势,如头前倾、躯干腹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部内收、髋和膝关节略弯曲。影响到面部肌肉时,患者就会变得表情呆板,就像戴了一张面具。

“小字症”

早期的帕金森患者在系鞋带、扣纽扣等上肢精细动作上会变慢,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

“慌张步”

关节、肌肉的僵硬,会导致患者走路时起步特别困难,一旦开走,又会身体前倾,步伐小且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住,就像因为慌张而要跌倒一样踉踉跄跄;行进中,患者胳膊的协同摆动减少甚至消失;转身时会连续用数个小碎步才能达到。

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刷牙比以前慢,常做噩梦、梦中拳打脚踢,闻不出味道,静坐时手抖,语言减少、声音低沉单调,便秘、口水过多、吞咽困难,以及焦虑、抑郁、出现幻觉等症状。

九个小问题,揪出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表现虽然多样,但个体化差异也非常明显。有人说,上面提到的症状,老人表现并不明显,不太好观察判断。建议老年朋友回答以下9个问题,这套国际上通用的自测题能快速揪出帕金森病。

1.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

2.你写的字是不是比以前小了?

3.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比以前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吗?

5.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

6.你的表情是不是没以前那么丰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

8.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

9.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

每个问题如果回答“是”就计1分。如果超过3分,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体检、CT等方式做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药物手术双管齐下,早手术早获益

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说,治疗帕金森,首先内科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是补充减少的多巴胺。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也就是脑起搏器手术,即DBS治疗。内外科结合起来共同治疗,病人才能最大获益。

胡永生介绍说,手术首先可以把震颤控制住。然后,僵直能得到很好的缓解,运动迟缓也可以改善。长期服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或者并发症也可以得到控制。还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延缓病情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什么条件适合手术治疗呢?胡永生说,首先要确诊患者是原发性帕金森病。另外,患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内科药物治疗。患病三五年后,发现药效减退或者有副作用,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做手术的一个时机。但是现在也认为,手术做得越早,对病人带来的益处越大。

“对于手术年龄,一般认为75岁以下比较合适,但是也不绝对,如果身体条件也很好,脑状态也很好,结构没有异常,75岁以上也可以手术,但要慎重一些。对于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严重的冠心病、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则要更加慎重。”胡永生提醒。

帕金森病如何预防?

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建议老年人积极开展有益于健康的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如打太极拳、弹钢琴、散步等,每天一至两次,至少保证1个小时的运动或锻炼,增强体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对预防帕金森病能起到积极作用。

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远离杀虫剂、除草剂,远离装修污染。

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要适量饮茶,茶叶中所含有的多酚类对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含有丰富的茶碱,能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还能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表情呆板、走路迟缓等帕金森病初期症状时,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为您

推荐

71岁院士推荐一套操,坐着就能锻炼,还能防血栓!

蔬菜专家挑“春菜”的诀窍,立刻就能用上!

压力,走开!送给中老年人的八个“减压方”

本文综合自:生命时报、太原晚报、中国医药报、人民网-人民健康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白晨//责编:李雨楠//监制:曹畅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敬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hbby/1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