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冷空气正式“到货”
随着断崖式降温来袭
脑出血又要出来作妖了
中老年人可要小心啦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出血、脑溢血。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尤其是60~70岁的人更多见。但是,近年来50岁以下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脑出血发病速度非常快,最多几个小时,最少只要几分钟,其病残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
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2、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内小血管管壁发生玻璃样变从而导致血管壁薄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3、酗酒
喝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4、腹压增高
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出血。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出血。
5、吸烟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出血。6、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引起脑出血,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事,可能由于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7、气候变化
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而以寒冷或气温骤变时节,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的时候发生较多。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脑出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脑出血,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及严重后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其有高血压病史和动脉硬化病史,要想到是脑出血的可能。
1.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凝视麻痹)。
5.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出现脑出血症状后要注意几点
1.要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2.如果患者清醒,要尽量安慰患者使其情绪平稳,不要过于躁动。3.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4.如果患者昏迷,不要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要将其平卧,头部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防止窒息。5.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如何预防脑出血?
脑出血,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及严重后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所以,掌握和了解预防脑出血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1.保持血压稳定:预防脑出血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降低及稳定血压,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2.调节情绪: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知足常乐。3.戒烟戒酒:酒和烟都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尤其应戒烟戒酒。4.合理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5.避免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6.防止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7.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平时可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科室介绍
医院神经外科长期开展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脑血管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脊柱手术治疗,及各类外伤的规范化治疗,医院的神经外科合作。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