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糖可引起偏瘫。与脑卒中不同,这种病人脑CT往往没有阳性病灶,而且偏瘫大多呈一过性,如能早期确诊、及时补充葡萄糖,患者偏瘫症状可以迅速缓解。
临床病例
刘老汉年逾六旬,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和消渴丸。前不久,医院买回一台血糖仪,连续查了几天,血糖都偏高,于是自行加大药量,将消渴丸由过去的每次10粒、每日两次,增加为每次20粒、每日两次。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都起床了,只有刘老汉还躺在床上,因为刘老汉有晨起锻炼的习惯,家人都感到纳闷,走过去一看,老人已经神志不清,并且出现右侧肢体瘫痪。
家医院,急诊室值班医生怀疑病人是脑中风,马上给病人做了脑CT检查,CT报告:轻度脑萎缩,其余无异常。医生随后从家属那儿了解到患者有糖尿病史,于是给病人急查血糖,仅为1.7mmol/L,最后确诊是「低血糖偏瘫」。经过静推高渗糖和葡萄糖液维持静点,1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偏瘫症状消失。
低血糖为何会引起偏瘫
低血糖所致的偏瘫多见于老年糖尿病人。目前认为,老年人原本就有脑动脉硬化及狭窄,但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量。
当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导致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长时间严重低血糖还可抑制大脑皮层,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
低血糖偏瘫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低血糖偏瘫以老年糖尿病人最为多见,病人往往存在低血糖的诱因,如降糖药物应用过量,没有及时随血糖的变化而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以及活动量过大、进食太少等等。患者起病比较突然,迅速发生痉挛性或弛缓性一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减弱而锥体束征阳性,严重者还可伴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随机血糖检测一般低于2.8mmol/L,基本可以确诊。另外,生化检查及脑CT结果正常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肢体瘫痪。
低血糖偏瘫大多属于一过性偏瘫,如果能早期确诊、及时补充葡萄糖,病情可迅速改善,最快20分钟其偏瘫肢体即可开始活动,大多于1小时内恢复,少数需2小时以上方才恢复。总的来讲,本病预后比脑卒中偏瘫要好得多,如及时治疗,症状可逆转。但如果被误诊,低血糖迟迟得不到纠正,损害将不可逆转,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误诊
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低血糖偏瘫也主要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仅从症状上往往难以区分,临床误诊率颇高。
避免误诊的关键是要提高认识。既要熟悉低血糖的典型表现(如饥饿感、心慌、出汗、全身无力等),还要熟悉低血糖的非典型表现(如偏瘫、昏迷等)。事实上,低血糖偏瘫诊断很简单,只要查一下血糖便可,关键是「没想到」。因此,对于糖尿病人发生的偏瘫、昏迷,检测血糖应当作为常规。
低血糖偏瘫的防治
低血糖偏瘫是低血糖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多发生于老年人,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老年人低血糖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总结
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很容易造成降糖药蓄积而导致低血糖。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尽量不要服用强力、长效降糖药物(如优降糖),并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随着血糖的变化和进食的情况适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当老年糖尿病人出现偏瘫、意识改变时,除了颅脑CT检查以外,还应及时化验血糖,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推荐阅读糖尿病药物总结
胰岛素剂量计算
血糖监测误区
甲状腺结节诊疗指南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解读
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用药关键问题
痛风必知细节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补多少
骨质疏松补钙三注意
返回内分泌时间主页面,对话框内首次回复绑定可获得5个丁当。本文作者:王建华,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编辑:汪小鱼
图片:视觉中国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