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引发脑卒中的第一杀手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0-11-28 16:12:10   点击数:
  

心梗、糖尿病、高血脂……这些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在纷繁复杂、真真假假的网络信息中,为了让市民获得权威靠谱的健康知识,即日起,《华商报》健康版推出“名医健谈”专栏,医院不同专业的权威专家,为大家科普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传授健康生活方法,助力“健康陕西”建设。   66岁的李大爷患高血压病已有10年。最近一个月来,他多次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有时吃饭还会不受控制地掉筷子,但这些症状很快又会消失。前不久,李大爷吃饭时突然昏倒在地,还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医院,医生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塞。

  经过超声检查,医生发现,李大爷颈动脉存在硬化斑块,一侧颈动脉狭窄率高达80%,这才引发了脑梗塞。   绝大多数人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是稳定安全的   “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引发脑卒中的第一杀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陈建宗介绍,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国民的第一致死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而引发脑梗塞的最常见原因是:颈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或管腔狭窄。   动脉硬化斑块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长期沉积在血管壁上所形成的斑块,就像金属自来水管管壁日久形成的“锈斑”。颈动脉硬化斑块主要是指颈部由心脏发出通向大脑的4条动脉血管(2条颈动脉和2条椎动脉)内壁所形成的斑块。

  据有关资料统计,50岁以上中老年人斑块的检出率可达70%左右,80岁以上斑块的检出率几乎达到%。也就是说,就像老年人脸上的皱纹一样,动脉硬化斑块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   大家要   “消斑”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和手术   陈建宗表示,随着斑块增厚,会造成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如果狭窄率小于50%,这时称轻度狭窄。如果斑块的形态结构较稳定,如斑块上覆盖的纤维帽完整致密,斑块形态规则,表面光滑无溃疡,斑块内部质地均匀,无出血;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正常,可暂时不服药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定期观察,一般每年做1次血管超声检查即可。如果斑块形态结构不稳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药治疗。

  当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达在50%~69%,就属于中度狭窄。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原因,狭窄处的血流明显加速,对斑块的冲击力明显增大,斑块随时可能破裂。斑块破裂后,脱落的成分进入大脑,可引发脑血管堵塞,突发缺血性脑卒中。   此时,不论血压、血脂、血糖是否正常,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以稳定斑块,同时积极治疗全身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患者出现短暂性眼前发黑或者一过性肢体无力、一过性语言障碍,称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应当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率大于70%,即属于重度狭窄。此时,即使无临床症状,也必须根据斑块状况,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斑块或者放置支架。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声称可以‘消斑’的小验方或保健品,如三七粉等,因为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千万不能替代‘他汀’类药物及手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陈建宗教授强调说。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陈建宗说,目前,颈部血管超声是检测颈部血管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测手段,也是了解全身动脉血管状况的窗口。医院检查后,发现颈部动脉有斑块,特别是斑块较厚,血管狭窄率大于50%,此时,心脏冠状动脉、腹部肠系膜动脉、肾动脉、下肢的髂动脉、股动脉等处也很有可能存在斑块及狭窄。所以,对于有严重颈动脉斑块者,应及时去血管外科就诊。在治疗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同时,及时发现和治疗其他部位的斑块。   那么,引发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陈建宗介绍,首先是衰老;其次,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等。   因此,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同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争取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这样,可以延缓或减少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大家都在读:

血管一年比一年堵?吃两种食物,几斤可让血管回春

这个阶段的血栓,很容易溶解,一个简单方子就能根治!

蜂蜜配四物,每天随便喝一点,一周后血管不堵,也“冲走”了血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jbzz/11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