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近年来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老年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高达14%-17.1%,糖尿病85%的截肢起源于足溃疡(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主要病理基础是下肢动脉硬化,远端肢体缺血。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快速开通下肢血流,促进远端溃疡面愈合,减少截肢风险而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是什么疾病
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组织缺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周围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病理基础。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足部感觉异常、皮肤溃疡、感染、坏疽等,更严重者还得截肢。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足?
1.吸烟;
2.高血压;
3.高血脂;
4.高血糖;
5.高龄。
拥有超过三个或者以上添堵因素,其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相比普通人群将大大增加!
糖尿病足的症状
1、早期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时常觉得腿脚寒冷,甚至出现麻木和针刺感。很多人将其归咎于降温,并没有引起重视,总觉得泡个热水脚,多穿条秋裤就能缓解,未能及时就诊。
2、随着下肢动脉堵塞情况日益恶化,流经的血流越来越少,缺少“补给”的下肢日渐孱弱,患者便开始行走困难,往往走了不到米,就会感到患肢麻木胀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这种症状被称为“间歇性跛行”,也是下肢动脉缺血的经典临床表现。
3、如果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不仅以上症状加重,疼痛大军:“静息疼痛”席卷而来。此时,行走就像会呼吸的痛,走时痛,停时痛,夜深人静痛上加痛。
4、到了下肢动脉缺血晚期,患者的脚趾、脚踝、脚后跟等末梢部位会逐渐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形成溃疡和坏疽,造成残疾乃至截肢,此时再想治疗,不仅难度激增,预后也不尽人意。
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定期检查
1.餐后2h血糖,每周至少一次;
2、糖化血红蛋白,每四周一次;
3、ABI,每四周一次;
4、下肢血管彩超,每四周一次,至少三月一次;
4、下肢动脉CTA,每24月一次,或血管彩超检查提示下肢有中重度狭窄。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主要以多发性、多节段性动脉硬化闭塞闭塞,而且常累及膝下、踝下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以开通下肢血管,恢复血流,改善肢体缺血,促进溃疡面愈合,避免截肢风险。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DCB);
2.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大于30%或出现限流性夹层;
3.腔内减容技术:斑块旋切术,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医院、常州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徐慧芳
审核:王燕、陆人杰
投稿邮箱:jkcz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