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究竟有多大危害,哪种治疗方法比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4/8/10 12:00:44   点击数:
  随着血管超声检查的普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日益增高。斑块不仅可引起颈动脉狭窄,诱发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果斑块碎裂、则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颅内血管,引起脑卒中。因此,每当看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报告单,常会引起病人担心。那么颈动脉斑块究竟如何形成的呢?动脉硬化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颈动脉斑块也是人体血管老化的正常生理过程;但绝大部分的颈动脉斑块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通常分为可调控和不可调控因素。?不可调控因素:如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无法改变。?可调控的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病。其中4种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可使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提高至少30%。图1颈动脉分叉部斑块形成拿到超声报告如何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呢?并非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斑块的危害和治疗与否,取决于斑块的稳定性、颈动脉的狭窄率和病人自身情况来定。?对于强回声的硬斑块一般是稳定斑块,若颈动脉狭窄率50%,无任何缺血症状,建议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并定期复查随访即可。?对于低回声的软斑块,属于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继发血栓,诱发脑卒中,一旦发现需积极治疗。只要出血风险较低,均应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对于高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相对稳定。若颈动脉狭窄率50%,且无症状的情况下,只要用药物控制。?对于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以及斑块内点状钙化,多为易损斑块,这些斑块容易破裂出血,甚至诱发卒中,需积极干预治疗。如何消除或者预防颈动脉斑块继续增大呢??坚持体育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降低血脂水平。脂类代谢物在体内淤积,是引起肥胖、动脉硬化和脂肪肝的主要因素。这是考验每个人意志和生活习惯的最佳处方。?对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或者颈动脉狭窄超过50%,则需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控制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90mmHg;优化糖尿病管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以下。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控制在正常参考值内,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设定mg/dL(2.6mmol/L),甚至70mg/dL(1.8mmol/L),以降低卒中复发和血管事件的风险。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证据表明,强化药物治疗是非常有效。饮食调整、体育锻炼结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的使用,预计可使卒中风险累积相对降低80%,显著减少了接受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人次。对于颈动脉斑块治疗,哪一种手术方式更安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解决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的颈动脉血管重建术。CEA是把颈动脉内脂质斑块切除,借助补片缝合血管,从而恢复颈动脉原有的官腔直径,恢复大脑供血,其原理同清洗水管一样。CAS先用球囊扩张颈动脉,挤压斑块,然后在血管内放支架,利用支架把狭窄的血管管腔给撑起来。大量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CEA和CAS均可显著降低病人再次脑卒中发作的风险,在二级预防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CEA术后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更适合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对于已行心脏起搏器或支架植入的病人,本身就服用抗凝药物,则优先选择CAS手术。?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70%的低风险患者(经双相超声或CTA/脑血管造影证实),建议CEA结合最佳药物治疗。?对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狭窄率在60-99%的情况下,如果在随访中有一项或多项临床或影像学发现可能与颈动脉相关卒中风险增加有关,则可以考虑采用CAS。?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的低风险患者,两种术式均可,CEA略优于CAS。?颈动脉狭窄50%的症状性患者,且颈动脉分叉处长段钙化,则CEA优于CAS。?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病的“高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建议在使用抗血小板、抗高血压和他汀类药物,并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行CAS治疗。图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图3,颈动脉内球囊扩张后支架成形术温馨提示: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控制。对于重点人群,如50岁以上、吸烟、肥胖和“三高”人群,建议每年复查颈动脉超声,及时发现斑块大小、性质和钙化情况,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率。参考文献1.ChengSF,BrownMM.Contemporarymedicaltherapiesofatheroscleroticcarotidarterydisease.SeminVascSurg.(1):8-16.2.AbuRahmaAF,AvgerinosED,ChangRW,etal.SocietyforVascularSurgery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extracranialcerebrovasculardisease.JVascSurg.Jan;75(1S):4S-22S.3.何文,勇强,等.超声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中国专家共识(版).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9-:20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jbzz/1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