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而导致的一种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和脑栓塞,可引起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时危及生命。
脑中风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其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因此,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脑中风的预防。
突发中风,早发现!
识别中风的早期症状,是减少中风发生的重要途径。
可能出现的症状
●面部、上肢或腿部的无力或麻木,尤其是出现在一侧肢体时;
●思维迟钝,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行走困难、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如发生上述症状,医院诊治,不可马虎大意,脑中风一旦抢救不及时,轻者可能头痛、意识障碍;重者则会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脑卒中该怎么办,
观看5分钟视频,
正确处理脑卒中
视频预计消耗流量MB,观看时间5分钟↓↓↓
天冷易发脑中风
预防还看这几招
冬季是脑中风发病的高发时期。脑中风发病急骤,病程较长,致残率高,但只要做到及早预防,加强自我保护,就能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
预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千万不可自行停药,以免造成血压波动较大或骤然升高,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建议每日测一次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戒烟限酒
吸烟能使血管内皮损伤,逐渐引起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大,脑血流减少,使动脉狭窄提前发生,硬化加快。
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饮酒之后,在酒精的作用下,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血管壁破裂而引发脑出血。
均衡饮食
饮食不当也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饮食均衡,少盐、少糖、少脂肪,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多吃应季蔬菜水果。同时也要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如奶、豆制品、鱼、肉、蛋。
预防感冒
感冒可以诱发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因此冬季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定时开窗通气。
平和心态
要保持良好、平和的精神情绪,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在活动时、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当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要避免焦虑、烦躁、忧虑、悲伤等情绪波动,始终保持一个心境开阔、情绪愉悦、幽默平和的心理状态。
一起复习一下
预防脑中风有五点:
控制血压、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平和心态
最后一点
天气是真冷了
注意保暖别感冒
-END-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耿梦菲
焦作健康教育
jzjkjy
扫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