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稿苑纯教授动脉粥样硬化的MRI及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6-12-29 14:40:31   点击数:
  

不知不觉,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已接近尾声。6月17日下午4时许,美国华盛顿大学苑纯教授作为此次论坛最后一位报告人就动脉粥样硬化的MRI及其应用和挑战为大家带来了一次精彩绝伦的报告。

NEXT

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第一大死因。近年来,北美和欧洲的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而这两类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却持续走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本报告指出: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引发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的关键因素。血管纤维帽变薄或缺失会促使斑块形成。但是,单看动脉狭窄,看到的信息并不够,不足以定义病症。苑纯教授,也就目前学界对颈动脉支架手术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研究发现,斑块的成分与支架手术预后密切相关。这就提示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支教手术前必须做相关的考量,但对于何种人群适合做支架手术,何种患者不宜进行支架手术,苑纯教授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随后,苑纯教授介绍了成像技术在易损斑块研究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了包括3D-MERGE、SNAP、VISTA在内的3D影像技术。3D影像技术通过一次成像即可定义所需信息。3D-MERGE技术在颈动脉血管造影方面的应用也可用于其它血管研究。3D-SNAP通过一次成像即把血管、血管壁信息呈现,同时应用相位信息和大小信息,同时还可监测斑块内出血、钙化等情况。相对来说,SNAP技术经济而有内容,同时还可用于颅内,未来极有可能取代其它技术。SNAP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筛选技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的第一线影像学方法。苑纯教授表示,他希望能将斑块成像技术更好的运用于中国人群的研究,造福更多中国人民。

苑纯教授耐心讲解

现场嘉宾提问环节

苑纯教授简介

苑纯,美国华盛顿大学放射与生物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生物医学物理学专业,随即成为GE医学系统的高级研究员,后来成为教授。他开拓了多维高精度MRI检测易损斑块技术并主持了大量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工作。现已发表相关文章达余篇。由于其在动脉血管影像学和磁共振研究中的突出研究,苑纯教授常受邀出席一些影像学界的美国会议或国际会议。

美编:陈雪娇

摄影:郑瑜、肖梦洁、石宝宝、柯欣荣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lctx/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