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腿没劲酸胀凉,居然是是下肢血管堵了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7-2-23 10:14:35   点击数:
  

年纪大了多多少少都有点筋骨问题,然而“三高”人群、老年人出现腿发冷、走路走到一半腿酸胀,可别总以为是老了腿脚不好,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不加注意恐有截肢的风险!年纪越大下肢动脉越易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有这么一个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大爷70多了,一年多来走路总有点别扭,从家走到公园也就一公里,他却要歇两回。而且走到一半,小腿肚子就会酸胀疼,歇一会儿还可以继续走,到公园门口还得再歇会儿。李大爷认为走路没力气就是年纪大了,也没有特别在意。

这两个月来李大爷感觉脚开始发凉、腿开始发麻了,就让老伴儿用热水给自己泡脚,嫌水不够热又加温,结果把脚给烫坏了,就在附近的诊所换药。换几次药还是不见好,听别人说可能是脉管炎,弄不好得截肢!李大爷一听害怕了,医院看病,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三高”人群、老烟枪也容易“中招”

1、“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呈正比关系,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50岁以下人群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在5%以内,50~65岁人群的发病率在5%~10%,65岁以上超过10%,80岁以上超过25%。鉴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三高”的高发病率,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为什么下肢的病变会跟全身疾病“三高”有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其实就是动脉硬化闭塞体现在下肢。而目前动脉硬化已经被证实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血管分三层,第一层是内膜(光滑的平滑细胞),随后是中膜和外膜。老年人血压高了,动脉弹性会减弱,造成血管僵硬,内膜容易受损、裂变,给动脉硬化“可趁之机”;如果血脂过高代谢不掉,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血管狭窄,发生闭塞的风险增大;而糖尿病会导致中膜的损伤、变性,还加重血脂沉淀,造成外周动脉疾病。此外,吸烟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增加血脂沉积风险。有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风险比普通人高4倍,而吸烟的人群更危险,患病风险比不抽烟的人群高5倍。专家支招:一摸二看三测试2、“不少患者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够,疾病早期不懂得区分,医院就诊,往往是病情比较重了才寻求医生帮助,其实高危人群可以通过几个小检查来自行判断,如果及时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端倪”,及时治疗,可以减少截肢的风险。一摸:皮肤温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的缺血,会引起皮温的下降,患肢至少下降2℃。患者抚摸左右脚会感觉到温差,而缺钙、肌肉酸痛不会有皮温差。二看:皮肤颜色患病的下肢由于缺血,皮肤颜色会稍微苍白一些,不如正常下肢般红润。三测:用手指戳下肢数秒后放手如果要10秒以上才能恢复原来的红润肤色,有可能是缺血;或者躺在床上,抬高下肢,如果皮肤温度、肤色出现第一、第二的情况,也很有可能是缺血。老年人多有骨关节病问题,但动脉硬化涉及全身,一旦下肢出现动脉硬化,全身尤其脑部难以幸免,严重可有生命危险。因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抽烟,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下肢问题,一定要辨别清楚,及时就诊。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腿上的动脉血管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堵住了,导致腿脚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一般就是不走路的时候还好,不觉得疼;一旦走路较多,下肢需要的血氧较多,但这个时候由于动脉闭塞,导致腿脚的血供不足,就会出现走路别扭、小腿酸痛。这种酸痛类似于正常人突然跑步一段时间后,第二天出现的那种腿脚酸痛。

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中医白癜风医院
用什么中药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lctx/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