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个字就是一个正在走路的姿势,所以人天生就是要走路的。走路不仅是为了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帮助我们从疾病中恢复过来。
走路的15个好处多项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1预防乳腺癌。
2降低患肠癌风险。
3可防患胰腺癌。
4抵抗前列腺癌。
5提高免疫力。
6预防心脏病。
7防治糖尿病。
8避免脂肪肝。
9预防动脉硬化。
10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11缓解骨质疏松。
12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13远离老年痴呆。
14调节睡眠,消除压力。
15走路快有益长寿。
走路简便易行,健身效果也非常不错。不过就是这样一项广谱的运动,很多人却不了解、没走好。走路也需要因人而异,才能更好地辅助防治病痛。
不同走路方法,功效不同1.冠心病:餐后1小时慢步走要在餐后1小时慢步走,以免诱发心绞痛,长期坚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走路可以保护心血管和关节,特别是得过冠心病、做过支架、经过治疗稳定的人,走路这种锻炼方式也更为安全。
2.胃肠病:揉着肚子走走路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
或者扭胯走,有点类似于竞走。走路时,加大腰和胯部的转动,让身体在行走中有节奏地扭动起来,可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高发。
走路加了上面这两种动作,都相当于在给内脏做“按摩”,每天坚持10分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3.失眠:晚上慢慢走在晚上,缓缓走路半小时,休息15分钟后再睡觉,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效果。
或者稍早点,在傍晚的时候,刚开始慢慢走,后加快脚步,直到走得出汗为止。刚好觉得有点累,但又觉得很舒服。坚持2~3个月后,失眠大多会有改善。
4.高血压:脚掌着地走要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每次坚持运动30~60分钟,每周运动5~7天,且必须长期坚持。走路速度可以逐渐增快,初期以散步的方式为主,以后渐渐提高速度,最高时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以不觉得劳累为原则,且停止运动后心率应在3~5分钟内恢复正常(50岁以上者运动时的心率一般不超过次/分)。
5.关节病:脚跟先着地走路时首先脚后跟着地,然后到大脚趾将身体推进,锻炼时尽量用前脚掌及足趾弹着走,也就是身体尽量向上窜高着走,这样可以加强足及踝部肌肉韧带的锻炼。
走路还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韧带的韧性,开始时每分钟可走30~40步,可逐渐稍微加快,以没有不适感为前提。
6.减肥:双手枕在脑后走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挺胸,脚跟着地,脚尖尽量向上抬,避免臀部翘起。刚开始脚跟也许会有刺痛感,这表明自己更需要做此运动。
步行地点最好选择有坡的地方。先步行上坡2分钟,然后下坡2分钟,这样不但能消耗更多热量,还能减掉臀部和大腿的赘肉。
7.办公族:交替着走交替走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进行,同时配合鼻吸气嘴呼气。交替走可以减少磨损,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机体自我康复。
办公族一坐就是一整天,常常感觉全身僵硬,不妨将“办公族”变成“走班族”,提前一站下车,变着花样多走一走吧。
8.颈肩腰痛:举手走、大步走如果颈椎不好,那就举手走:双手上举,略向两边展开,这个健走动作可有效锻炼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痛。
如果背痛,那就摆臂走:走路的时候,腹部、背部肌肉都需要用力,而且手臂要随之明显摆动,这样可以带动背部很多肌肉运动,不但可以缓解背痛,对颈部、肩部、腰部也都有好处。研究发现,每周走路两三次,每次20~40分钟,能有效缓解背痛。
如果要锻炼腰肌,那就高抬腿走:每走一步,屈膝,大腿抬平,可锻炼腰肌,塑造臀部线条。
9.静脉曲张:踮脚尖走路踮脚尖走路,不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缓解疲乏,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每次踮脚尖走30~50步,稍做休息,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以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
得了静脉曲张,有些患者怕加重病情,不敢走路太多,觉得少走路更安全。其实这种想法并不科学。行走时,小腿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可以起到类似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
健康知多点:走路不够下蹲凑不用花钱,无需器具和场地,只要方便,在家里、公司办公室里或公园,只要有立足之地便可。无论多忙的人,想要健康,每天只需5—15分钟的练习就可以(视乎各人所需)。
我们先认识血液循环(体循环)的路线: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血液循环首先由左心室输出血液→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物质交换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返回时→各级静脉(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上下腔静脉(大静脉)→右心房。
脚因为与心脏距离最远,因此,血从心脏流到脚尖的过程也较长,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导至供血不足。一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和各种毒素可能在足部积存下来,产生某种毒素,引起关节炎和一些器官的病变。
古人经常泡脚,用手按摩自己的脚心,天天散步,就是把气血引到脚上去。只要新鲜的血液能引到脚上,令到气血畅通,便可带走在足部积存的代谢后废物,运到肾脏处理后排出体外。
下肢血液循环功能不佳,可影响人体各个器管的生理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离心脏最远的脚部肌肉的重要性。双脚的血液循环顺畅,将促使全身的血液大循环亦处于良好状态,你就可以延缓衰老。
人蹲下去,身体变成三折叠,被挤压的血管收缩,气血冲向全身未被挤压的血管,迫使它们扩张、鼓起来;人一站起来,全身气血又冲向原来被挤压的血管,为它们灌满血液。
在这样的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中,就像涮瓶子一样,使全身血管得到了反复冲洗,使血管软化、加快血液循环和体内的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增加了高密度胆固醇、灵敏了压力感受器、把一些有害、有毒的代谢产物可迅速得以清除,人体自然就健康了。当然膝盖不好的人就不要尝试了!
来源:健康时报、网络
走路运动,贵在坚持!
今天你走了多少路?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