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6-8-28 9:27:51   点击数:
  

【神经外科麻醉基础】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

关于大脑血供,你要的都在这里,点击链接查看前两期内容:

1、脑动脉系统

、脑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是其最大分支,供应区域最广,供应全部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额中回以下,中央前后回下3/4,顶下小叶,枕外侧回,颞下回上缘,颞极内、外侧面,额叶眶部外侧半及岛叶各部皮质,是缺血及梗塞最常受累区域。根据行程分为4或5段(M1—M5),根据供血区域分为中央支和皮层支。

(1)大脑中动脉分段

M1段,也称水平段。大脑中动脉从颈内动脉分叉起,水平外行抵达前床突附近的外侧裂窝止,称为水平段。在正位片上显示为由内向外水平走向,故称水平段,长约14—16mm。在视交叉外侧,嗅三角以后,在前穿质之下水平行走,向后上构成膝部而终。

主要分支:豆纹动脉和眶额外侧动脉。

1.豆纹动脉(中央支),其分为内侧组、外侧组,见上图。前者于前穿质后内则部穿入脑实质,散布于壳核前部、苍白球外侧部、内囊膝部、丘脑前核与外侧核。后者从大脑中动脉出发点10m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部穿入脑实质,经外囊的基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散布到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后肢前3/5和尾状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极易破裂出血,致使对此肢体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故称为“脑出血动脉”。

.眶额外侧动脉(皮层支):自M1段远端发出,是眶回外侧部和额叶外下部的供血支。闭塞可产生:智能与行动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郁和记忆力消退,严重者产生痴呆,也可引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压呼吸内脏紊乱等。轻度损伤可无症状。运动性失语,有一支供应额下回后部(Broca区)。

M段,也称为脑岛段,在侧裂内行走于脑岛之上,终究侧裂顶部到达环状沟终端。

主要分支:颞前动脉。

M3段,又称为侧列段。由侧裂顶部转向外侧离开侧裂开始先在大脑半球表面行走。

主要分支:额顶升支。闭塞影响到额中回后部可以出现眼球同向运动麻痹,两眼向病灶侧注视及书写不能(失写症,出现于优势半球)

M4和M5段,称为皮层支。始于侧裂表面较靠前的分支出侧裂后陡然向上或向下转弯,中间各支离开侧裂后逐步后倾,后支几近与侧裂的长轴同一方向向后行走。

主要分支:角回动脉、颞后动脉。

角回动脉:供血角回和顶上小叶后部下缘。

1、缘上回和角回附近的病变可以引发Gerstmann综合征,及手指失认,左右失认,失写,失算,称“四失征”。角回病变亦可出现失读和空间失认及身体部位的失认。、对侧同向偏盲,累及深部的视辐射

颞后动脉闭塞引发:

1、颞上回后部伤害可致使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

、颞中回后部及颞枕交界处伤害致使命名性失语

3、颞中回后部及颞下回后部病变致使颞桥束伤害出现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常向病变侧倾倒。

4、对侧同向偏盲,累及深部的视辐射。

颞上回之外的颞叶部份功能不甚明确,临床上曾称为“静区”。

注意:分水岭区:大脑中动脉皮层分支与大脑前动脉皮层分支在额中回上半、中央前回上1/4及顶间沟上下缘皮质回吻合,此区称为“分水岭”区。术中血压下降伴者脑动脉硬化患者,易发生“分水岭”区脑梗死。

(2)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lctx/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