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临床医学之父、英国著名内科医师奚丁汉说过“一个人的动脉有多老,他就有多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动脉不断的硬化阻塞,最后心脑发生梗塞、坏死的那天就是人寿终正寝的时间。目前中国人的心脑血管平均使用年限约为75年,所以我国国民的平均寿命为75岁。
可见一个人的血管年龄是衡量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血管越年轻,意味着血管越健康,同时也意味着人也越健康。血管的年龄与个人的生理年龄无关。如果年轻人保持抽烟、酗酒、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血管老化的速度就会明显加快。
人的血管就好比是自来水管,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会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无法供水。同样在血管中也存在着“水垢”,这里的“水垢”是指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脂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逐渐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动脉粥样硬块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液流动减少,导致血管供应的器官缺血缺氧,发生心梗或脑卒中等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
(血管堵塞的过程)
以下的行为容易让血管加速老化
1、大鱼大肉
如果人摄入了过多的营养,多余的脂质等无法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引发血栓。
2、熬夜
长期熬夜,身体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容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
3、吸烟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状硬化,容易形成血栓。
医院心内科谭宁副主任表示,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戒烟后,也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的损伤。
还有研究发现,熬夜时吸烟,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
4、缺乏运动
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根,多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5、“四高”饮食
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6、坏心情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血管年龄自测表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
符合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
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
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不靠谱的疏通血管方法
1、如果大腿的血管堵塞引起下肢肿胀,拍一下捏一下不就可以把血栓给挤掉了,那病不就会好了吗?
血栓掉下来后会顺着血流飘走,到达肺部,停留在肺血管,导致肺血管堵塞,引起肺栓塞。
2、喝醋能软化血管、降血脂。
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能支持这种说法。这一说法起源于十多年前的一些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研究是很初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更多更可靠的实验结果发表,所以此功效仍然存疑。
3、输液能疏通血管。
实际上堵塞的血管打通,主要是指有些急性中风或心梗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溶栓,或者血管支架等,把那些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救回来。当然,这个时间窗也是严格限制的,通常只在数个小时之内是有效的。而整个过程都与输活血化瘀药没什么关系。
即使有一些急性患者,医生可能会给输些活血化瘀药,那通常也只作为改善症状等辅助治疗。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证据说明这些药能降低死亡或发病率。
而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缺血坏死组织已经坏死,能够重建血运的组织已经有新的血管供血。这个时候活血化瘀输液对于各种组织血运改善就更没什么意义了。
4、拍打胳膊能抢救心梗。
心肌梗死原有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快速聚集,形成血栓,使一部分的心肌的血液供应被阻断。
血栓长在心脏的血管,拍胳膊消除血栓纯属无稽之谈。
即便是胳膊的血管长了血栓,也只有特殊的药物才有使其消融的可能,拍胳膊只可能让胳膊的血栓脱落、堵住其他的血管。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张静雯
学急救,找健安
欢迎报读美国心脏协会(AHA)
9月24日急救证书课程
我们专注于:普及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靠谱的急救技能!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