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痹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文献中没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记载,但根据其证候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痴呆”等范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主要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其中瘀血阻络最为关键,贯穿疾病始终。
我曾接诊过一个患者,郑某,56岁。自诉曾在外院检查出颈动脉有斑块存在,平时经常感到头部眩晕昏沉,胸部有憋闷疼痛感,胃口也很差,吃得稍微多点,就感觉食物堵在胃部。经查体问诊,患者舌暗苔白厚腻,脉涩。综合所有症状判断,该患者属于痰瘀痹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
该证型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等,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脉涩或滑或结代。针对这一证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常采用以活血化瘀、袪痰通络的办法。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两款药是“醒脑再造丸和血府逐瘀丸”:
方中地龙、全蝎(去钩)、僵蚕(炒)通经活络,
当归、红花、川芎、赤芍、桃仁(炒)、大黄活血瘀化,
石决明、天麻平肝潜阳,石菖蒲、珍珠(豆腐制)镇静安神;
仙鹤草、三七、槐花(炒),凉血、散瘀、止血,胆南星、白附子(制)、猪牙皂具有通窍、涤痰、搜风的作用,
细辛通窍止痛,玄参滋阴清热,黄连、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能;
泽泻、制何首乌、葛根、决明子具有化脂降浊的作用,粉防己利尿降压,
沉香、木香行气止痛,冰片醒脑开窍,黄芪、红参、白术(炒)补气健脾,淫羊藿补肾壮阳,枸杞子补益肝肾,
本方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共奏化痰醒脑,祛风活络之功。
功能主治:
化痰醒脑,祛风活络。用于神志不清,言语蹇塞(剪腮),肾虚痿痹(手足痿弱,无力运动),筋骨酸痛,手足拘挛,半身不遂。
方中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
活血养血
赤芍、当归、川芎
生地:清心凉血,配当归养血润燥柴胡:疏肝解郁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枳壳:通行血脉牛膝:引瘀血下行
调和诸药甘草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烦闷,失眠多梦,心悸,急躁善怒。本品用于头痛、眩晕、脑损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