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唐大爷平日喜好吸烟,有40余年烟龄。
近1年来出现行走困难,每走一段距离左侧腿部就有酸痛感,且症状逐渐加重,直至后来唐大爷行走5米左右即感觉双下肢困重无力,无法继续行走,且伴左下肢静息痛明显。
唐大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原来大爷腿疼、行走困难是与下肢动脉缺血相关。
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入院治疗并经下肢动脉CTA检查诊断,其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右髂动脉狭窄,左侧整个大腿的髂动脉完全闭塞,从而导致其出现重度间歇性跛行症状。
患者入院后,神经外科、放射介入科、血管外科联合对患者进行会诊讨论和病例分析,主治医生耐心详细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了病情原因和手术治疗方案。
其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在介入下行右髂动脉腔内成形术,改善患者右下肢血流;二期通过搭建人工血管实施右侧股动脉至左侧股动脉转流术。
术后给予抗凝、改善循环、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有效避免了术后感染、血栓形成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双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第三天,患者可持续行走米以上,且无明显下肢困重无力感,左下肢静息痛症状完全消失。
目前唐大爷已痊愈出院,出院前他感激的说道:原先我是想着能保住这条腿最好不过了,如果病情不允许,只能接受截肢的现实呢。
想想自己这么就残废了,这后面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
自从做了这个手术之后,主管医生每天要到病房看我,有时晚上12点多了,他还是来看看我,才放心回家。
心里非常医院的医护团队。
放射介入科主任邹灿介绍,患者属于典型的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面宁医科普小站,来带大家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知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其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凉、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坏疽等。
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
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早期多数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例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
随着病情发展,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将表现出间歇性跛行症状,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可以导致从“间歇性跛行”转化为“静息痛”,严重者出现下肢坏疽、坏死。
故当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时应高度重视、明确诊断,要注意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双足禁用热水泡脚,医院做动脉系统的正规检查。
近几年,随着介入诊疗技术及器材的高速发展,腔内介入治疗日益成熟,已成为治疗下肢动脉血管性疾病的理想手术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安全、适用范围广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
此项股-股转流技术的开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传统治疗截肢致残给患者所造成的身心痛苦,为宁乡市广大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医院在下肢动脉硬化诊疗迈出了新的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