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女,65岁,阵发性头痛1年余,加重1周。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症状,查体时显示血压升高,医院就诊显示血压升高,最高血压达/95mmHg,遂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规律服药,具体用药情况不详,自述血压尚可。1周前,患者自述因情绪因素再次出现头痛症状,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加重,遂于我院就诊。门诊血压:/mmHg。既往脑动脉硬化10年。
刻下症阵发性头痛,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1.高血压病2.脑动脉硬化症
中医诊断:1.眩晕2.脑络痹
手诊特征1.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2.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3.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4.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5.拇指根部僵直,出现“米”字状纹,纹色青暗。
6.智慧线上有“米”字状纹。
7.出现起于无名指下,向感情线延伸的竖线。
8.血脂丘隆起。
9.掌部肌肉松弛无力。
10.大鱼际、中指下部位纹色暗紫。
按语1.上述手诊特征(1)(2)(3)(4)辅助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手诊诊断标准:
(1)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2)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3)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4)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2.上述手诊特征(5)(6)(7)(8)(9)(10)可辅助诊断脑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症手诊诊断标准:
(1)拇指根部僵直,出现“米”字状纹,纹色青暗。
(2)智慧线上有“米”字状纹。
(3)出现起于无名指下,向感情线延伸的竖线。
(4)生命线超过手掌中线,交感神经区扩大。
(5)血脂丘隆起。
(6)掌部肌肉松弛无力。
(7)大鱼际、中指下部位纹色暗紫。
符合上述各疾病诊断标准2条及以上即可诊断该病。
3.感情线、智慧线、大小鱼际、“米”字纹等见前文。
脑动脉硬化是许多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目前导致老年人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慢性脑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多表现为失眠、头晕、头痛、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情绪不稳定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治疗该病方法多样,如中药内服、针灸等方法,均有较好疗效,今天我们介绍一种艾灸治疗该病的方法,以供参考。
选穴:百会、关元、风池(双)、足三里(双)。操作:百会穴用艾灸盒灸疗,其余穴位进行艾条温和灸或温灸盒灸疗,缓慢加热至皮肤潮红,微感皮肤灼热,热力渐渐向内透入和向穴位周围扩散为度,每穴每次治疗15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日再进行第2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
本次选穴重点在于改善因本病所引发的如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勿自行操作。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院国医堂2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