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领体检45岁以上中老年人易患动脉硬化,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0-10-10 13:34:13   点击数:
  

45岁以上中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高危期,极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人体检被告知患有动脉硬化,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听之任之发展。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不速之客呢?

什么样的动脉硬化需要重视?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血管脆性的改变,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本身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但如果动脉硬化的同时伴有斑块,即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就要引起警惕。动脉粥样硬化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垃圾”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导致某些部位的血管壁越来越厚,血管变得狭窄,最终导致血管堵塞越来越严重。或者,这些斑块某天从血管壁掉落,形成血栓,引发冠心病、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如果查出了动脉粥样硬化,要及时服用降脂药物,可以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为什么动脉硬化会“盯”上你?

前面已经说了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很大,所以年龄是一大发生因素,这个属于我们不可控因素,除了年龄,还有以下因素对动脉硬化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高血压

由于长期超出正常范围的压力影响,血管如同一根橡皮筋一般绷紧,自然容易出现硬化。

2、高血脂

长期血脂异常,血管中的脂质垃圾堆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使血管壁硬化,同时脂质垃圾沉积极易发生炎症反应,损伤内皮组织,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导致动脉的硬化,同时还可能在血管内形成斑块,甚至栓塞。

3、高血糖

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的改变,包括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变等,导致血管内物质逐渐堆积、血管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

除此之外,肥胖、吸烟、长期酗酒、长期熬夜等都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

了解以上导致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如何控制和预防动脉硬化的答案也就很了然了。

1、控制高危疾病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问题,一定要控制好病情的进展,坚持长期服药治疗。这样对血管的冲击将会减少,自然硬化速度会减慢啦。

2、合理饮食

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低脂肪饮食,尤其少吃动物脂肪;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豆类、奶类等。

3、控制体重

控制肥胖不但有利于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还有利于三高的控制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百利无害。建议将体重控制在健康BMI范围内,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为宜。。

4、戒烟限酒

烟酒对心血管的损伤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戒烟限酒百利无害。

5、规律作息

长期熬夜对血管的危害也较大,人体的众多器官和免疫系统都是在充足的深度睡眠中得到休息和自我修复的,因此,坚持规律的作息,不熬夜,不失眠,每天保持良好的睡眠,对心血管系统获益巨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hbby/1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