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0-10-10 13:38:50   点击数: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

背景

多种证据表明,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两者都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因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动脉硬化既是高血压的前兆,也是高血压的并发症,反之亦然。血压升高通过对血管壁施加过度压力而增加动脉硬度,进而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同时,动脉硬度的增加会降低动脉弹性、顺应性和压力反射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共同作用在一个恶性循环,从而最终产生心血管事件。这些结果表明,最理想的降压药是能够同时降低血压和动脉硬化的降压药。临床常用的动脉硬化测量方法是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其作为新的高血压风险分类指标。因此,抗高血压治疗现在的目标也是改善PWV。现在国际指南推荐一线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应该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断剂(B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D)。然而,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对动脉硬化的缓解程度不同,因此其改善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的能力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尚未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直接比较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此外,虽然一些荟萃分析比较了两种抗高血压药物改善动脉硬化的能力,但没有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中性肽酶抑制剂(ANI)或直接肾素抑制剂(DRI)。此篇网络荟萃分析是为了全面比较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的能力。

此片网络荟萃分析纳入28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名患者,总共比较了8种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差异或安慰剂对PWV的影响。8种降压药分别为ACEI、ANI、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BB、CCB、D、DRI。部分研究并没有明确说明对照组是什么,则假设对照组是安慰剂。(图一)

图一研究纳入情况

结论

降压药对PWV的影响

对所有纳入8种降压药或安慰剂治疗研究的PWV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随访24周内,各个治疗方法的PWV值无显著差异。除ANI之外,随访时间大于24周,7种降压药物对PWV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虽然各药物之间对PWV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影响大小仍是有差别。在降低PWV方面,ANI,ARNI和DRI较其他药物有更好的趋势,而安慰剂和D的效果最差,其中,24周内ANI,ARNI排名靠前,而大于24周则是DRI排名靠前。(图二)

图二网络图可以直接比较所有研究中各药物对PWV的影响

降压药对收缩压的影响

总体来说,8种降压药在降低收缩压上都优于安慰剂,ANI和DRI效果最好,安慰剂和D效果较差。与改善PWV一致,在随访24周内,是ANI和ARNI在降低收缩压上排名靠前,而大于24周则是DRI排名靠前。

讨论

以下因素可影响动脉僵硬:高血压、衰老、肥胖、炎症、血脂异常、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病,治疗药物种类繁多,故很难确定不同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故进行网络荟萃分析,该研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RCT直接比较的基础上进行间接比较,从而克服了传统对荟萃分析中直接两辆比较的缺点,故以通过此方法找到最适合降低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高血压药物。就该篇网络荟萃分析而言,总的来说8种降压药物在改善收缩压方面强于动脉硬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收缩压降低幅度不够大而使PWV没有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LiwenY,XixiY,JieH,etal.Impactofantihypertensiveagentsonarterialstiffnessinhypertensivepati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S-.

适应症:中国已获批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适应症为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II-IV级,LVEF≤40%)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MCC号EN有效期-08-04,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hbby/11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