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骨密度、T值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的分析,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1.骨密度指标的测定:对97例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股骨颈和前臂的骨密度测试,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
2.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采用动脉硬化仪测定患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elpulsewavevelocity,baPWV),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根据baPWV将患者分为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
结果
1.非动脉硬化和动脉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骨密度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BMI、Ca、P、TC、TG、HDL-C、LDL-C、ApoA、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动脉硬化患者的BMD值和T值明显低于非动脉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和骨密度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BMI、Ca、P、TC、TG、HDL-C、LDL-C、ApoA、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量正常患者、骨量减少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的baPWV依次增高,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关系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T值、BMD分别与baPWV呈负相关关系(r=-0.、-0.,P<0.05)。
结论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关系。早期测定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可能对老年人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3(3):-9.
本期发送对象:艾本一线业务员
本期编辑:张燕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