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腿脚容易冰凉?
老年人经常觉得自己双下肢腿脚冰凉,不是保暖措施没做好,而是老百姓常讲是气血不足。现代医学叫下肢缺血或血供不足,医学名词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下肢末端缺血,出现腿脚冰凉症状。
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
下肢动脉粥粥样硬化闭塞症?
老年人血管质量较差,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肥胖人群,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高危因素,又伴有吸烟等不良嗜好,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双下肢冰凉,就要高度警惕。
下肢冰凉不管会怎样?
下肢冰凉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状的早期阶段,如果刻意忽视这种感觉,症状就会发展为行走不便,病人行走很短一段距离就会觉得双下肢酸痛不适,休息一会就会缓解,自觉无大妨,其实疾病已经加重,如果继续忽视,会导致在不活动的情况下下肢持续疼痛,甚至末端肢体坏疽、截肢的可能行。
如何确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就诊时医师查体发现下肢肢体发凉、发紫、苍白或者下肢无脉。医师会建议行超声检测、下肢CTA血管成像。很快就能明确诊断、精准定位。
如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个疾病状态,其次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如果伴有“三高”的基础疾病,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微创介入手段,创伤小、恢复快。
方法有:
a.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穿刺插入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段,以适当压力使球囊膨胀,扩大病变管腔,恢复血流;
b.支架植入术:支架治疗采用金属裸支架、覆膜支架、药物图层支架、可降解支架等支撑病变管腔,恢复血流;
c.经皮斑块旋切术:是前两种治疗方式的重要补充,可以减少球囊扩张带来的血管撕裂和支架的置入,为后续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不足之处是费用昂贵。
窦宁,医学硕士,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五下午,诊室
业务擅长:
1.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
2.下肢动静脉的血栓治疗;
3.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4.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
5.腹主动脉瘤及体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6.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7.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8.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扫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