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中风第一步
在体检报告单中,你可能会看到“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字眼。你可能会纳闷,啥感觉也没有,怎么硬化了?这病严重吗?
动脉硬化是一种血管疾病,顾名思义就是血管变硬变脆,容易破裂;是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疾病的开端。
早期没症状
早期动脉硬化的患者,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
中期动脉硬化患者部分会有症状,而且症状因人而异,比如:
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
冠状动脉硬化会出现心悸、胸痛、胸闷;
下肢动脉硬化可出现下肢发凉、发麻、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
人体有三个动脉硬化区最为凶险,分别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糖、活动少是诱因
动脉硬化的诱因可分为两类:
不可控因素:男性、年龄、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家族史;
可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异常、吸烟、久坐、肥胖及体力活动少等。
早期动脉硬化可逆转
广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聪教授:虽然动脉硬化不能彻底消退,但在早起还是可逆的。
除了吃药打针之外,如何逆转动脉硬化呢?走路!研究表明,步行对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走路,逆转动脉硬化
1、降低胆固醇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让现代人摄入过多胆固醇,从而诱发动脉硬化。“步行超过20分钟以上,不但能分解燃烧中性脂肪,还能增加好胆固醇含量。”
2、有助降血压
研究显示,经常走路,血压可降低5毫米汞柱。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走路是一项很合适的运动。
3、走路可以减重
走路所消耗的热量大部分来自脂肪,而跑步消耗的只有30%-50%来自脂肪。“如果从同样时间内燃烧的脂肪来看,跑步所耗热量肯定比走路多。但如果从比例来看,走路消耗的热量多于慢跑。”
4、加速血液循环
走路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把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增强人体代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几率。
坚持一年,消除斑块
高聪教授:走路是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的最有效方法。“只要坚持走路1年以上,就能帮助早期动脉硬化斑块消退。
研究表明,长期走路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坐车的人。”
走路不是散步
1.用力走出每一步,走路不等于散步。
2.每天步行时间要固定。糖尿病患者最佳锻炼时间为下午3点到晚上9点。
3.每天的步频要固定。每次步频尽可能保持一致,可以小声地喊“一二一”有节奏地走。
4.要持之以恒,坚持用走可以预防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步幅:男60—80厘米,女50—70厘米;
频率:—步/分钟;
摆臂:大幅度,和身体呈60—90o。
改变生活习惯
1、使用限盐勺
限盐勺都有克数的,做菜使用限盐勺,就知道自己放了多少盐。一个人每天不能超过6克。
2、戒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让坏胆固醇增高,好胆固醇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少吃夜宵
睡前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肠部,此时,流向头部、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在一夜近12小时的时间内,心脏和大脑都处在缺血状态。
4、清淡饮食
高油脂饮食,容易造成热量超标、血糖、血脂升高,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加快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5、不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加速血管地硬化和堵塞。
6、少生气
脾气暴躁、爱生气、工作压力大都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也更容易导致血管中的斑块破裂,造成脑梗、心梗等。
7、限制饮酒
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
8、软化血管的食物
香菇:香菇中的香菇嘌呤等核酸物质,有助于促使胆固醇分解代谢。
山楂: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促进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降低血脂。
绿豆: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改善动脉硬化。
茄子:含维生素P,可增强血管弹性;预防因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损伤。
洋葱:含有能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能舒张血管,减少血管压力。
海带: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能降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资料与图片源于互联网)
更多糖尿病知识,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