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年前埃及木乃伊的动脉中就已发现粥样硬化性病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导致的死亡迅速增多,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因。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食物摄入过多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其元凶。
案例:越补越不对头,原是对错症吃错药
胖子老李年纪60开外,家里三个兄弟,个个都是“大块头”,且都患有糖尿病。
老李排行老大,块头更是力压二弟,他平时爱抽烟,好吃肥肉,这两样东西一天都断不了。前年小弟五十不到,便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了,老李对自己的健康有所担忧,他听说枸杞泡酒可以活血,从此每天吃饭又加上了两顿药酒,开启了自己烟酒不离手的酒肉人生。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李发现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有时还会耳鸣眩晕等,近来半夜常发生小腿抽筋,他以为是着凉或缺钙所致,于是买了些保健品补钙。直到突发“小中风”,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动脉粥样硬化惹的祸。
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类表
不可控因素: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多发,男55岁,女65岁,其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遗传)
可控因素:吸烟、肥胖(吃得多、动得少),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信号及自我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信号
●角膜老年环:有一部分老年人的眼角膜周围会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医学上称之为角膜老年环。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会出现角膜老年环。
●眼睑黄疣:眼睑黄疣是上眼睑内侧的皮肤上出现的对称性黄色斑块。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血脂增高有关,尤以家族性血胆固醇过高症患者为多见,其中又以中年肥胖者最为多见。
●听觉变化: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时,患者会很快引起内耳反应,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耳鸣、耳聋或眩晕等。现已证实,这些症状常常出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
●耳垂皱纹:当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耳朵同其他组织一样,得到的血液供应也较少,且耳垂是耳朵上对这种缺血现象较为敏感的部位,因而耳垂上会出现皱纹。
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
主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后果是形成主动脉瘤,以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上。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也可发生动脉夹层分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甚至心肌梗死。
颅脑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造成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局部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碎片脱落造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缺血性脑卒中);长期慢性脑缺血造成脑萎缩时,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顽固性高血压。长期肾脏缺血可致肾萎缩并发展为肾衰竭。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和腹痛等。血栓形成时,可引起肠壁坏死。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动脉较多,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动脉管腔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从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过程来看,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其管腔逐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视受累的动脉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贴士: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动脉硬化指数(AI)=[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它的正常数值为4,如果一个人的动脉硬化指数4,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不严重或在减轻,数值越小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轻,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低;如果动脉硬化指数≥4就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高。
专家谈预防动脉硬化五大误区随着心脑血管病的逐年增加,许多中老年人开始重视调整饮食结构,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但应怎样预防,存在以下五大误区:
误区1不摄入胆固醇
胆固醇虽然是形成动脉脂肪斑块的主要成分,但它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大脑、神经组织等重要脏器成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更是破坏肿瘤细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功臣”,因此不应过度限制。关键在于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多活动。豆固醇、谷固醇、食物纤维和姜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牛奶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大豆、洋葱、大蒜可增加胆固醇的排泄。
误区2吃素能防止动脉硬化
如果经常摄取超过机体能量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米面中的淀粉、水果中的果糖、甜食),它们照样能在体内合成饱和脂肪酸,并增加胆固醇的合成,照样会引起动脉硬化。长期素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易使免疫力降低,影响健康。
误区3吃水果可替代蔬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
除有酸味儿的水果含维生素C较高外,一般的水果维生素含量并不太多。如克苹果或梨、桃、西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在0~6毫克;克青椒或白菜、菜花、番茄、菠菜、油菜薹中的维生素C,含量在40~85毫克。成人每日需补充70~毫克维生素C,光靠吃水果是远远不够的。
误区4不吃油可防动脉硬化
油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脂肪酸又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前两者可由体内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后者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所以又叫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它能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血管脆性增加,减少血小板黏附性,防止血栓形成,在胆固醇的代谢和运输方面起关键作用,可防止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害,促进乳汁分泌和精子发育等。缺乏时可引起生长停滞、生殖机能障碍、脂肪肝等。
误区5酒能活血化淤,多饮可防动脉硬化
少量饮酒的确可以活血化淤,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但酒是高热能饮品,每克酒精可产生7.1千卡的热能,是米和面的2倍多,是鸡肉的7倍。酒精在体内产热供能,摄入体内的其他食物就会转化成脂肪,并促进胆固醇的合成。酒精不但增加维生素的利用和排泄,还阻止维生素的吸收。
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让动脉重新变“软”一、家庭防治措施
●多运动
运动能舒解压力及不适,另外也有助于减轻体重,加快血流和新陈代谢,同时也能减低对药物的需求。这些改变是因为受运动锻炼过的肌肉能从动脉中取得较多的氧气。
●节食减肥
饮食不科学和肥胖是产生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节食和减肥就非常重要,你可以用蔬菜和低糖水果代替主食和肉类,并加强有氧运动。
●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能抑制凝血机制的活化。如果你的血液太容易凝结,当然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动脉,因而诱发心脏病。许多医师会建议你每天吃一粒阿司匹林。
●戒烟
抽烟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取代血液中的氧气,加上动脉硬化使心脏里的动脉受阻而加重缺氧;抽烟还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动脉的阻塞情况,同时还会降低你服用药物的效果。
二、营养与饮食疗法
●增加饮食中的纤维。水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这类纤维见于大麦、豆类、糙米、水果、燕麦麸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胆固醇的最佳选择。下列食物也是很好的选择:杏仁果、啤酒酵母、谷类、生羊奶及生羊奶产品、芝麻、生菜、火鸡、鸡肉。
●尽量减少维生素D的摄取。勿从高脂的乳品中获取维生素D,这类食品易促成动脉堵塞。应避免均质化的产品,研究显示,存在于均质牛奶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一种酵素)会损坏心脏,并阻塞动脉。
●避免维生素K补充品。含维生素K的食物会增进血液凝结,应少量摄取。含高量维生素K的食物包括苜蓿、绿花椰菜、白花椰菜、蛋黄、肝、菠菜及所有深绿色蔬菜。要增加抗凝血效果,可在饮食中多添加下列食物:小麦芽、维生素E、大豆、葵花子。
●多吃洋葱。洋葱对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有很好的疗效,冠心病人宜经常用洋葱做菜食用。
●喝芹菜汁。榨取芹菜汁,加适量的苹果汁同饮,既鲜甜可口又生津健胃。它对血管硬化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取。少吃盐、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及高盐的饮食会提高你的血压。应尽量避免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食物。肉类的摄取控制在每天不超过克,并只吃瘦肉。吃鸡、鸭、鹅等肉类时,应先去皮。
●不吃动物内脏。避免摄取含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例如肝、心、肾、肚、肠等。
●只喝脱脂奶。仅喝脱脂牛奶或低脂牛奶。而且当你购买低脂乳酪时应注意,有些低脂产品含高量的盐。
贴士:吃橘子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国外有人对六千余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吃橘子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比例比较低。有食疗专家认为,如果把橘子内侧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维生素C外,还可摄取膳食纤维——果胶,它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此外,橘皮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硬度,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因此可以说,橘子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上佳食品。
请把这条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