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直播预告开放手术新时代收官之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1-3-14 19:11:18   点击数:
  

邀·请·函

亲爱的各位同仁:

  由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开放手术学组、北京博瑞血管健康公益基金会承办,戈尔外周血管事业部协办,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医院陈忠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开放手术学组组长、中国医院辛世杰教授担任系列课程主席的“立家之本·内外兼修——开放手术新时代在线课程”定于年6月开始以线上形式举办系列课程。开放手术新时代收官之战第六期课程——《弓上动脉开放手术专题》将于11月08日(周日)14:00-16:00线上与大家见面。   系列课程已于6月7日、7月5日、8月2日、9月6日、10月11日分别就《下肢争议解剖部位(股总,腘,膝下)解决方案专题》、《腹主动脉瘤与主髂动脉闭塞的挑战》、《胸腹主动脉瘤内脏区重建的挑战》、《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管外科静脉术式专题》开展了五期课程。   本期课程由中国医院辛世医院赵志青教授担任课程主持;医院郭大乔教授和首都医科医院唐小斌教授担任课程主讲;参与本次会议的青年专家代表有:医院魏小龙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杨耀国教授;由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会长、首都医科医院陈忠教授为系列活动的收官之战带来精彩寄语!   课程旨在以开放手术血管解剖的方式充分显露病变的方式,深化对疾病与病变的认知;以血管外科当前常见的问题,如:疗法争议解剖部位、介入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为课题的出发点,以血管外科学基础解剖,病理与手术操作的全局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以精通开放与腔内手术的血管外科专家为主讲人,讲解经典术式解决方案,巩固规范“立家之本”后盾,更好的开展血管外科技能创新、术式创新乃至器具创新。   本期收官之战,期待您的在线互动参与!

直播时间

年11月08日(周日)14:00-16:00

扫码即可进入直播

往期回顾

(第一讲)下肢动脉争议解剖部位解决方案

(第二讲)腹主动脉与髂动脉重建挑战解决方案

(第三讲)胸腹主动脉瘤内脏区重建的挑战

(第四讲)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第五讲)血管外科静脉术式专题

专家简介扫描   陈忠,首都医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前担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创始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十余个国家一级学会中任重要职务;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终审专家评委、“中华医药卫生发展促进学会华夏医学奖”终审专家评委,“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要奖项和课题的评审专家。从事血管外科事业35年,是目前活跃在血管外科界的著名的、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权威专家。   作为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参与国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研发攻关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家一类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余篇,SCI文章15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作为主编编写《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血液透析通路百例实战手术分册》2部;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心胸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及对策》、《周围血管腔内技术》、《血管淋巴管外科学(第2版研究生)》、《血管外科手术学》4部;作为主译参与译注《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卢瑟福血管外科学》、《颈动脉与椎动脉的外科手术学》、《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学》4部等。   多次获得由卫计委颁发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突出贡献奖”。获得“年脑卒中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优秀专家奖”、“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基地先进个人”、“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年中国医师协会巡讲突出贡献奖”、“年中国医师协会专培突出贡献奖”。年荣获“精诚医者”、“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人民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专家简介扫描

  辛世杰,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   中国医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辽宁省动脉瘤疾病病因及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大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沈阳市普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年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血管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的实验研究,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学研究,移植血管重塑及干细胞治疗慢性缺血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在Nature、Development、FEBSletter、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JVascSurg、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   主编/参编《动脉瘤》《血管外科治疗盲点与要点》《静脉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等多部专著及教材。   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等。

专家简介扫描

  赵志青,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医院外科及野战外科教研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颈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脑卒中防治与筛查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全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兼颈动脉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颈部血管性疾病学组副主委,全军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医院考区总考官。《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常务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中国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等多本核心期刊编委。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军队院校育才银奖。

专家简介扫描

  郭大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血管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年获得复旦大学在职研究生临床医学博士学位,0年在医院完成访问学者工作,5年至6年于医院进修血管外科。   现为国际静脉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腔内血管学分会颈动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介入分会常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在周围血管动脉性疾病,尤其是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瘤及下肢静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基础和临床经验。   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教育部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基金等10项课题研究工作。   近10年来在国家核心杂志上发表论著数50多篇,SCI论著20篇,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教育部、上海市科技成果奖6项。

专家简介扫描

  唐小斌,现任首都医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血管疾病的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血管创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中国血管外科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专家简介扫描

  魏小龙,医学博士,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于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师从我国腔内血管外科的开拓者医院景在平教授,长期在血管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对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微创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因医疗工作突出被评为医院“医疗先进工作个人”以及医院“优秀基层干部”。   获得医院“优秀临床带教员”称号多次;并获得第二军医大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7部,副主编专著1部;   参与或主持国家、军队、上海市和学校科研项目或子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颈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弓上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扫描

  杨耀国,首都医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科室教学干事、科研秘书。   一直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包括颈动脉狭窄,肢体缺血,腹主动脉瘤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科室承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每年完成手术例左右,门急诊接诊患者0余例,能够很好的处理血管外科的急诊及常规诊疗内容,在同事和患者中有很好的口碑。   学术团体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透析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诊断分组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栓防治与抗凝学组副组长。   获奖情况:   年度获北京医学会优秀医师;   年度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   年度北京大学血管论坛青年论坛比赛优胜奖;   年度首都医科医院优秀教师;   年度北京医学会优秀医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1.国家自然科学项目:CD34+细胞旁分泌IGF-1调节VEGF通路改善下肢缺血的机制。(基金号:)   2.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同危险因素的下肢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者EPC中miRNA表达差异对VEGF和KDR影响的机制研究(基金号:,)获得国家专利2项:   1.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可通过血液的球囊导管。专利号:42430.8(.06)   2.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智能储药装置,专利号:6500.6(.03)已发表论文和部分会议发言   1.杨耀国,陈忠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中国医药,,12(5):-   2.杨耀国,陈忠等,腹主动脉瘤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36(6):-   3.YANGYaoGuo,LIMeiXia,etal.LongNoncodingRNAExpressionSignaturesofAbdominalAorticAneurysmRevealedbyMicroarray,BiomedEnvironSci,;29(10):-.   4.YANGYao-guo,CHENZhong,etal.TreatmentofComplexAorticAneurysmswithFenestratedEndograftsandChimneyStentRepai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Vascular,Feb;25(1):92-.   5.YANGYao-guo,CHENZhong,etal.Wnt3apromotedthetherapeuticofangiogenesisonlowerlegischemiawith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IntJClinExpMed,;9(3):-.   6.杨耀国,陈忠等,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循环系统并发症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0(8):-   7.杨耀国,陈忠等,腹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处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6(1):23-27.   8.杨耀国,陈忠等.2型糖尿病性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的预测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31(4):-.   9.YanwenQin,YaoguoYang(Co-firstauthor),RongLiu,etal.CombinedCathepsinSandhs-CRPpredictinginflammationofAbdominalAorticAneurysm.ClinicalBiochemistry,,46(12)-.(SCI收录,共同第一作者)   10.MingmingZhang,YaoguoYang(Co-firstauthor),etal.Humancytomegalovirusinfectionisanoveletiologyforessentialhyper-tension.MedicalHypotheses.76(5)

博瑞血管健康管理学院

  博瑞血管健康管理学院   开放手术系列课程也将在博瑞血管健康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lctx/12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