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字
阅读需
3分钟
很多人认为头晕只是小事
殊不知
可能脑血管病已经盯上你!
57岁的林先生频繁头晕4个月
一查,竟发现一侧大脑
脑动脉严重狭窄
关键词: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患者如果出现脑动脉狭窄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脑梗塞的发生。
▲图片来源网络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快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9月初,医院(医院)神经内科碰到一位患者:头晕时间长达4个月,但都不当一回事。直到近日情况加重,头晕到“天旋地转”的地步,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颅脑MRI+MRA显示:
双侧额叶少许腔隙性脑梗死(慢性期)
右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动脉硬化改变
老年脑神经内科荣维君主任认真查看患者病情,详细分析患者颅脑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情况,发现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狭窄,一旦血管闭塞后轻则肢体偏瘫,重则危及生命。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正常血管
▲血管狭窄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9月9日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介入手术室为患者进行局麻下“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造影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明显狭窄达70%,远端血流明显减少。在告诉患者家属术中脑血管造影结果及血管内治疗的必要性后,继续行“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神内介入手术中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经皮穿刺动脉血管将球囊导管逆行插入至在狭窄的位置,利用球囊的挤压作用,使气囊充气膨胀扩张血管,使缺血处的脑组织恢复良好的血流,从而减少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图片来源网络)手术很成功。术后造影显示原狭窄处血管开通良好,远端血流明显改善,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复查颅脑CT平扫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头晕缓解。
在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天就已出院。
▲术前
▲术后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的致死致残疾病。轻度的脑血管狭窄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治疗原发病及应用药物治疗。重度的脑血管狭窄可以采用介入手术行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或者支架置入治疗,因为其创伤小,禁忌症及并发症少已经成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此次神经内科介入手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医院(医院)脑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手术的空白,让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脑血管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健康科普荣维君
神内科行政主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对于脑血管狭窄、闭塞、血管再通的诊断以及血管狭窄时侧枝循环的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可能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可以评价其血管病变程度,进而知晓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林福成丨撰稿
陈嘉若丨编辑
吴佳黛|编审
往期精选年11月1日
●以“快”取胜!动脉介入取栓术,为脑梗死黄金抢救加时
●「介入时代」神经内科:成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脑中风来了,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