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后,热水泡脚成了很多人每晚的必修课,希望通过泡脚达到“活血化淤”的“养生”功效。但是“泡脚”这门功课,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8旬老人每天泡脚双足溃烂
检查发现大腿血管完全堵塞84岁的胡奶奶,湖州人,身体一直很硬朗,出门活动都是一个人,家人也很放心。
天气渐渐冷了起来,一个月前,她开始睡前泡脚,每天都会泡。“往年都是这么做的,一泡完脚就觉得很舒服,睡觉也不会发冷了。”
可是最近,双脚开始不对劲了。从小脚趾开始,渐渐发黑发枯,还蔓延到其他脚趾,甚至是脚背。“年纪大了,毛病就是多。黑也就黑了,可是太疼了,疼到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胡奶奶说。
尽管这样,她还是坚持泡脚。为了缓解疼痛,她把双腿盘起来,自己捏捏腿,可是效果不大。最后,家人把她送到医院。
“刚来的时候,双腿很瘦,双脚发黑,已经殃及脚踝了,膝盖也是僵硬的。”血管外科主任孟路阳说。后来经过检查,确定胡奶奶是因为血管发生病变,才表现出脚趾溃烂。
“一般来说,如果脚趾开始出现问题,说明疾病已经到了最严重的阶段了,事实上,老太太的大腿血管已经完全堵塞了。”孟主任说。
幸好血管介入治疗相对较早,目前胡奶奶的情况有所好转。
泡脚并非人人合适
40℃的水温20分钟即可在一系列问诊后,才确定胡奶奶热水泡脚是罪魁祸首。
孟主任解释,正常人用热水泡脚无疑是有好处的,可以扩张足部动静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健作用。
“但对像胡奶奶这样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来说,下肢缺血,肢体发冷,热水泡脚已无用武之地了。”他进一步说,热水泡脚时正常的动脉血管血流量增加了,意味着因闭塞而缺血的组织会更加缺血。
另外,随着组织周围的温度升高,还会增加组织耗氧量,血液供应减少、需求增加,进一步加重了缺血,甚至出现坏死。如果病人没有重视起来,或者一直找不到病因,最后就会面临截肢的后果。
因此,动脉闭塞的患者不要用高温热水泡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肢体保温,而不是加温。
除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不适合泡脚之外,静脉曲张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患者也不适合。
静脉曲张患者热水泡脚时,静脉曲张患者下肢动脉扩张,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这样血液来路增加而去路不变,对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在泡脚过程中,他们感觉不到烫,不断添加热水,往往自己已经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糖尿病足患者如果要泡脚,需要请家人或者自己用温度计测试水温,水温控制在不烫手比较好。另外,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提醒,人体足部皮肤的温度一般在34~35℃,所以水温稍稍高一些,40℃以内,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的节奏,就可以了。
冬天热水泡脚的注意事项引起消化不良吃完晚饭后半小时内不要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的血液大部分都流向了消化系统,用来保证食物的消化。如果此时泡脚,那么这些原本已经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会流向下肢,这会使得消化系统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消化食物,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增加心脏负担泡脚的时间长短也有讲究。大家不要以为泡得越久越好,泡脚太长泡脚的坏处也不少。在泡脚过程中,由于水温较高,血液循环会加速,心率也会比平常快,时间过长就容易增加心脏负担,这对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是不利的。
用热水泡脚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但是如果用太热的水泡脚,反而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压力,用热水泡脚会加速心率,给心脏造成非常严重的负担,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应该特别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