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发病前的信号有哪些该如何进行正确急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4/12/31 11:01:50   点击数:
  

脑出血的概念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

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版)统计,我国人群的脑出血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2~15例脑出血。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患者,而且大多数人伴有高血压病。

脑出血的患者除了会出现偏瘫以及偏身麻木,失语等基本的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因脑疝而死亡。同时长期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坠积性肺炎,消化功能下降,进食不佳,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最后因为肺部感染,呼吸循环衰竭等死亡。

引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0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当脑内小血管管壁发生玻璃样变,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导致血管壁薄弱、变脆,弹性下降,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02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出血的危险性较血糖正常者高数倍。

03

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04

吸烟酗酒

饮酒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

05

吸烟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出血。

06

气候变化

冬秋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

07

心脏病及血液系统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参与血管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从而诱发脑出血。

脑出血的先兆表现

通常脑出血一般是在体力及脑力紧张活动时,并且发病急,数十分钟就有可能到达高峰期。

常见脑出血病人多倒在路边、床边、厕所等地,伴有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呕吐胃内容物(多为咖啡色),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等症状。

脑出血的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从一发病就出现意识不清,并逐渐加重,则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较大。

常见部位的脑出血表现

壳核

内囊部出血,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

颞叶出血

出血一侧头痛较剧烈,颈强直。也可出现偏瘫,失语。

脑室出血

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

桥脑出血

一开始就呈深昏迷。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

小脑出血

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

过去确诊脑出血靠腰穿取脑脊液检查,而目前最常用的是脑CT扫描检查,对直径大于1.5厘米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

发作时如何正确急救?

01

紧急拨打:讲清楚患者的性别、年龄、地点,并将患者的发病症状准确无误的描述给医生。

02

调整位置,保持呼吸顺畅:将患者平躺在地板或硬板床上,将患者的头部稍抬高15到30度,稍向后仰,并将其偏向右侧或左侧,使患者呼吸顺畅,利于呕吐物从口腔流出。

03

冰敷头部:对于患者的头部进行物理降温,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冷冻的物品,包裹在毛巾或塑料袋中,扎紧后放在患者的颈部,枕部,头顶和前额,这样有利于促使脑血管收缩,快速止血,减少大脑的损伤。

04

避免移动: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05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调整血压,若患者的神智较为清楚,可让其口服特效药;若患者此时神智已不清,则需要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一些静脉降压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yhzl/1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