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点睛
动脉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和血流搏动增强,可能影响远端血管并引起脑部微循环障碍(MVD)。而MVD可能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局部缺血,最终降低认知表现。近期Hypertension杂志在线发表的Maastricht研究,探讨了动脉僵硬度和认知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联是否由微血管功能障碍介导。
研究方法
Maastricht研究是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纳入该研究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9.7岁;51.0%的男性;26.0%的2型糖尿病)的横断面数据。主动脉和颈动脉僵硬度分别以颈-股脉搏波速度和颈动脉扩张系数表示。微血管功能障碍以综合评分表示,该评分包括磁共振成像显示的脑小血管疾病特征,视网膜小动脉和小静脉的闪烁光反应,蛋白尿及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血清标志物(sICAM-1,sVCAM-1,sE-选择素和vWF因子)。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记忆力,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三个维度。一个认知功能评分为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值。
研究结果
主动脉硬化程度增加与较低的认知功能独立相关(p0.05),不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但更高的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认知功能无显著相关性。主动脉硬化程度增加(每SD)与微血管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β,0.SD[95%CI,0.至0.]),微血管功能障碍评分(每SD)与较低的认知功能相关(β,-0.SD[95%CI,-0.至-0.])。微血管功能障碍显著解释了主动脉僵硬对认知功能总影响的16.2%。
表1.动脉硬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模型1:针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进行调整;模型2:模型1+葡萄糖代谢状态,体重指数,吸烟,饮酒,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和甘油三酯;模型3:模型2+平均动脉压力,心率和降压药和/或调脂药。模型4:模型3+心血管疾病,轻度炎症和当前的抑郁症。*n=中可获得有关心血管疾病,轻度炎症和当前抑郁症的数据。模型3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0.(95%CI,-0.至-0.)和颈动脉扩张系数-0.(95%CI,-0.至0.)。
图1.颈-股脉搏波速度(每m/s)与认知功能(每SD)之间的关联以及微血管功能障碍的介导作用
实线表示显著相关性;虚线表示无显著相关性。校正因素如表1模型3。
研究结论
主动脉硬化与不良的认知表现独立相关,并且这种联系部分是由微血管功能障碍所解释的。
临床意义
该研究的发现与动脉硬化是微血管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较差原因的假设一致,仍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来评估微血管功能障碍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关系。另外有证据表明,减肥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会改善动脉硬化和微血管功能障碍。诸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SI),降糖药(二甲双胍和GLP-1激动剂等)和他汀类药物,有改善动脉弹性和微血管功能的作用,这些药物可能有超出其降血脂,降糖或降脂作用的额外获益。
参考文献
SytzePRensma,CoenDAStehouwer,MartinPJVanBoxtel,etal.AssociationsofArterialStiffnessWithCognitivePerformance,andtheRoleofMicrovascularDysfunction:TheMaastrichtStudyHypertension.,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