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痴呆,多发ldquo脑缺血灶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2-7-19 13:45:35   点击数:
  

王阿姨,60岁了,近5年来反复头痛、记忆力下降,症状一直没有缓解;不仅如此2年后还出现尿潴留,反应也是越来越迟钝。去医院做了头颅MRI,报告显示“脑内多发腔隙缺血梗塞灶、脑白质病变”。

家里人都觉得她大概脑动脉硬化了,给她服用多种活血化淤中药,营养神经的药,症状却一点也没有改善。近1年来,王阿姨反应更加迟钝了,很多事情不记得了,且常说头部很沉重。奇怪的是,王阿姨却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难道报告中的多发“脑缺血灶”真的是脑血管硬化了吗?

医院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影像分析显示:王阿姨的脑子里的确可以看到广泛弥漫对称白质高信号,就是报告里说的脑白质病变(如下图三角形所示);然而在另一个磁共振序列DWI中发现有皮髄质交界处高信号,像一根绸带(如下图箭头所示),随着病情进展由前向后逐步扩展。

发现了特征性影像(绸带症),医生赶快给王阿姨安排了基因检测(PCR+毛细血管电泳),结果显示王阿姨的NOTCH2NLC基因里面异常的GGC重复突变达到次!这样的异常突变会导致异常毒性蛋白的产生,损伤神经元。在王阿姨皮肤活检病理里面,果然发现了异常沉积在细胞核里的包涵体!

白色箭头所示为皮肤小汗腺细胞中的泛素阳性核内包涵体

元凶找到了,真相大白,王阿姨得的是一种叫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罕见病。既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往往容易与脑小血管病等其他疾病混淆,造成漏诊。下面我们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了解这种特殊的疾病吧!

Q1

什么是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是一种以神经系统为主、可累及肌肉、消化道、肾脏等多个器官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本病在东亚人群中发生率较高,自年我国首例确诊以来,本病的诊断数量不断增加,迄今国内已发现数百例。

Q2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有哪些症状?

依据发病年龄,本病并可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成人型,我国绝大多数为成人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在40-70岁起病,常见症状有认知功能下降、肢体无力、排尿障碍、震颤、共济失调、头痛、发作性脑病,其中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双侧瞳孔缩小、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及发作性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淡漠、谵妄、精神症状伴发热)具有很强的诊断价值。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顽固性呕吐等神经系统外的表现。

Q3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本病有两个特征性表现。一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p62及泛素阳性核内包涵体;二是磁共振影像上广泛的脑白质变性伴随皮髓交界处的DWI高信号,我国学者将其命名为皮质下绸带征。出现该影像特征,高度提示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可能。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典型病理和影像表现。

上图:皮肤组织中的p62阳性核内包涵体。

下图:脑磁共振影像可见广泛白质病变、皮髓交界处DWI高信号(绸带征,箭头所示)以及脑萎缩。

Q4

为什么会得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年,我国及日本学者相继发现NOTCH2NLC基因的GGC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是东亚人群中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病因。正常人中,GGC重复不超过40次。在患者中GGC发生扩增,重复次数达到60-次。

医院研究团队发现GGC扩增能产生一种异常的多聚甘氨酸蛋白,这种异常蛋白聚集并沉积体内就形成了广泛分布的核内包涵体。

Q5

怎样确诊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目前确诊该病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基因—病理四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进行颅脑MRI检查,看是否有脑白质变性和皮质下绸带征;其次是进行NOTCH2NLC及相关基因检测;最后是进行皮肤活检,病理染色发现不同组织细胞中的p62及泛素阳性核内包涵体仍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之一。

Q6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可以治疗吗?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一样,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目前仍无法根治。尽管如此,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能够控制和延缓病情进展,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对具有发作性脑病表现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症状。随着医学的进步,在不远的将来有望寻找到针对本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

Q7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会遗传吗?

理论上该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有一半的概率遗传给下一代。但是,GGC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属于动态突变,在代际传递中GGC重复数可能发生变异。此外,相关研究发现本病存在不完全外显现象,部分患者家族成员虽然携带GGC重复扩增,但不会表现出疾病症状。本病的遗传方式复杂,建议患者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咨询。

Q8

怎么能知道是不是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目前国内上海、北京、长沙等地已有多家单位开展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诊疗和研究,除医院外,医院、医院等均已发表相关研究。

医院已经开设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汪昕教授,丁晶教授及团队成员致力于鉴别脑血管病和异常病因导致脑白质病,结合智能技术应用提高特殊病因疾病的早期发现,通过多学科团队“影像-病理-基因”明确诊断,建立综合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高质量医疗服务。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可通过“医院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ff/1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