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敏医院血管外科医师
导读“老寒腿”居然是种病?对。王大爷所以为的“老寒腿”在医学上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所谓的“老寒腿”比较青睐4种人:老年人、“三高”患者、胖子、抽烟的人。
来源:丁香医生
隔壁王大爷今年60多,虽然体检发现血脂、血压有点高,但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每天都会哼着小曲、迈着大步去附近的公园晨练。
可最近王大爷总感觉膝盖和小腿发凉、发酸、没有力气,再也迈不出原先的流行大步,而且走几分钟后必须坐下来歇歇才能再走。
开始王大爷也没把这当回事儿,只当是年轻时常洗冷水澡落下的老寒腿。于是泡热水、贴膏药、打银针、做理疗,什么办法都试过了,不但没好转,反而感觉小腿肚子越来越没劲儿了。
在家人的再三劝说下,医院,先后转诊骨科和神经内科,最后在血管外科得到了确诊。
1“老寒腿”居然是种病?
对。王大爷所以为的“老寒腿”在医学上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而导致的下肢缺血性症状。
通俗来说就是负责给腿部供血的动脉血管“生锈”(粥样硬化)了,导致管子被堵,能流到腿部的血液变少,随着血液供应的逐渐减少,腿脚也就越来越没力气了。
如果这种堵塞发生在负责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可能导致我们所熟知的冠心病、心梗等。
2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老寒腿”?
所谓的“老寒腿”比较青睐4种人:老年人、“三高”患者、胖子、抽烟的人。
据统计,目前60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达79.9%,其中约有15%~20%的老年人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是出门有车,吃饭有肉。不知不觉血里的“垃圾”(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也越来越多了,长此以往,这些「垃圾」粘附在血管壁上就会形成粥样硬化,严重时甚至能将血管完全堵死。
所以,在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以及肥胖、吸烟人群中,患病的人也更多。
3从“老寒腿”到“发黑坏死”,要早发现早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最开始可能只有一些轻微的不舒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任其发展,它就会像管子里的铁锈越积越多、最后把管子完全堵塞了一样。
1、“老寒腿”
早期血管堵塞少,可能仅表现为“腿脚发凉、麻木、酸胀”等。此时也容易被忽视,就像一开始的王大爷一样,以为是“老寒腿”。
2、间歇性跛行
随着堵塞进一步加重,就有可能出现“走一段路后小腿酸胀无力,坐下休息片刻后酸胀感好转,又可以继续走”的情况,医学上管这叫“间歇性跛行”。
出现这种情况时,王大爷选择了热水泡、贴膏药等“民间良方”,显然没有太大作用。
3、脚趾溃烂、发黑坏死
如果堵塞进一步加重,最后血管完全堵塞,下肢自然会缺血严重,从而导致脚趾溃烂,伤口无法愈合,甚至发黑坏死。
幸运的是,王大爷在血医院,得到及时救治。
那么,咱这王大爷是怎么治的呢……
4到底该怎么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非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扩血管药物等;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加强运动;
其他:控制“三高”。
如果王大爷在“腿脚发凉、走路没力”医院得到明确诊断,可能吃点儿药、调整一下生活方式就可以了,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做手术了。
2.手术治疗
当出现王大爷这样严重的“间歇性跛行”甚至“静息痛”、足部溃疡时,就应该尽快进行外科干预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微创血管成形术”。
静息痛:在“间歇性跛行”的基础上,血管堵塞进一步加重,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感觉小腿、脚或脚趾疼痛,这种疼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为明显。
积极治疗,见证“老寒腿”的神奇消失……
经医生确诊后,王医院的血管外科病房,并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接受了“微创血管成形术”。
医生用细针穿刺大腿根部血管,经穿刺的细孔用支架撑开了堵塞的血管。发凉的腿脚瞬间回暖,困扰王大爷数月的“老寒腿”就这样神奇消失了……
整个手术仅用了一个多小时。
手术后第二天,咱这王大爷就下床走动了,回到了从前的“阔步向前”。■
老寒腿关节疼,中医怎么治疗
来源:当归中医学堂
作者:杨坚祥
风湿病、关节炎,中医称为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中医理论上老寒腿关节疼该怎么办?
风湿病、关节炎是因外邪侵袭人体,导致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其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这些中医统称为痹症,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
在痹症中,中医将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的称为风痹。而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者为寒痹。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者为着痹。若风、寒、湿久郁化热伤阴,高热、久热不解,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者,则为热痹。
这类疾病也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寒症和热症。接下来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类疾病吧。
正虚
就是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
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三个方面:
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成因不外上述3个方面,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邪侵
季节气候异常是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时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聚,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病。从临床上来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邪侵导致痹证的第三个原因是起居不慎。既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空调等。
痹证外治法
威灵仙60克研末,葱白30克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贴于痛处。
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
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用白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
鲜威灵仙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
食盐克,小茴香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案例
初诊:
右肩周发凉疼痛,口干,咽干,干咳,目下肿,舌红有少量裂纹。左脉浮紧,右脉浮紧。诊为风寒外束,内有热灼。处方:以生麻黄、生石膏、杏仁、炙甘草、片姜黄、桑叶、桑枝、桂枝、生白芍、当归、川芎、葛根、天花粉。另针后溪、外关、风市、昆仑、列缺,速刺风池、风府不留针,起针后右肩疼痛消失。前后共四诊,病愈。■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丁香医生、当归中医学堂、院长在线,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党参可抗胃粘膜损伤看看党参的神奇功效与盆腔炎的中医疗法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