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非心血管专业人士阅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知识!
汪芳心语欣赏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大度豁达起来。看得开,方能想得远。
在我看来,无论科技是如何飞速的发展,人体仍是世界上最绝妙的机器,而且每一台都独一无二。
任何人自打呱呱落地开始,身体内的各个部件就开始运转,而且一工作就是几十年。在这台复杂的机器里,有无数条颀长的管道时时刻刻都在运输营养、排除杂物。试想哪一天管道堵塞或生锈了,这台机器也就无法灵活工作了。
这个庞大的运输网就是血管,而科学证明血管自人体降生后一直到离世前都在缓慢地衰老,所以人们想尽一切方式来维持血管的弹性并尽量使其畅通无阻。然而有些方法并未得到临床证实,更多的是道听途说甚至“以讹传讹”。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输液疏通血管”和“食疗疏通血管”。
真的有效吗?!
输液不是你想输,想输就能输!
有时候出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来了直接给我“开条件”的患者。也不乏满腹经纶之人,上来先给我一通指导。
比如前些天来找我看病的张大爷,刚一坐下就主动推荐一“偏方”——提出来要我给他配点液体打一打,我问他是否有什么难受的症状,他说自己没病只是在防病——血液厚了(血稠),打点液体调稀一下。后来又跟我说他常年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哥们都通过打液体疏通血管,自己翻阅的医疗保健刊物中,亦有很多专家支持这种做法,所以自己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病也来试一下。
然而我当场否决了张大爷的这种想法,并告诉他“输液”不是随便就能输的。
首先,血液系统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不像锅碗瓢盆粘了油污那么简单。不可能因为几次简便的输液,就打破原来血管系统自身的代谢方式和程序。也就是说,即使血管里存在“油污”,也不建议随便输液。
其次,大家要明白血液里“油污”的形成原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高血脂,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并聚集,这些含有胆固醇、类脂肪的聚集物越来越多地沉积在内膜上,直到形成斑块和血栓。由于这是一个长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基本可以理解成斑块“长在了内膜上”,而非“粘在了内膜上”。也正因如此,单纯通过输液的方式基本不可能“熔化”内膜上的斑块,乃至对血液内的脂质聚集物也没有太强的消解作用。
输液输的大都是活血化瘀和扩张血管的药物,所以短时间内会有“药到病除”的作用。但由于治标不治本,疗效维持的时间都不确定。也正是因为这些仅仅是“民间传说”,所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没有把“输液清洗血管”列入常规心脑血管病防治方法。
医学讲究对因治疗,不能人云亦云。尤其是输液药物,更要明确症状和病因后慎重处理。现在之所以输液这么流行,特别是在基层和农村,更多是大家迷信和自我安慰使然,再者监管不力也侧面纵容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最后调侃一下,如若几瓶液体就能治好困扰多年的冠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人们也就无须花好几万做支架了。我也就不用花一年多的时间筹备《汪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而这里面洋洋洒洒十几万字也只是涉及了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最常见的部分,还有更多亟待解决的病症需要解析和证实。真要“血管清爽”可不简单啊!
这个“通血管秘方”真的那么神奇吗?!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