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病理你所谓的老寒腿,可能不是骨关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7-2-20 16:56:32   点击数:
  

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老年人活动后出现腿部酸疼、抽筋等症状,以为是受凉了,“老寒腿”发作了。可是,出现这些症状,却不一定是老寒腿,也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的问题。

佳句

“千里送鹅毛”的远房亲戚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我几乎感觉不到亲戚间相互走动的亲切感。家里退了休的老人可能是因为生活百无聊赖吧,很珍惜亲人团聚唠嗑的机会。

上周末家里来了个远房表叔,说好来吃午饭的,结果饭点过了才到。来的时候,走路特别慢,两条腿不太协调,进门就道歉:

寒流来了

“老寒腿”发了

走路明显慢了

我们家的老人很是热情的把我推到跟前,对表叔说:来,没事儿,她是医生,让她帮你看看。

我一向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那种情况下抹不开面子,只能是帮个忙了。

表叔在沙发上躺下来,我顺手摸了一下两边足背动脉,发现好像搏动不太一致,左边明显弱很多。考虑到表叔是个“老烟枪”,血压高,血糖马马虎虎,可能问题不是他想的“老寒腿”,而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没听过下肢动脉也会硬化!

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推广,很多人都知道“冠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原因,可没听说过“下肢动脉硬化”,更不知道血管疾病还会导致下肢疼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其实就是下肢动脉血管内壁出现了硬化斑块,向血管内增生、突起,斑块不断扩大再加上血栓形成,会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甚至导致血管堵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动脉血管堵了,血液流不过去,导致下肢缺血出现一系列症状。

动脉堵了,下肢缺血,可不是闹着玩的!

ASO和老寒腿,常常分不清

老寒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关节炎,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确实有些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患者常会出现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筋”,休息一会就会缓解,医学上称为间歇性破行)等症状。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和老寒腿真的是太!像!啦!所以常被误认为是老寒腿。

但其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除了上面的症状外,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变化、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摸不到足部脉搏、静息痛(有的患者因为严重的下肢供血不足而出现下肢的持续性疼痛,夜间疼痛尤其明显,往往难以入睡,常在睡眠中疼醒)等症状。所以,两个疾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何判断血管是不是堵住了?

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方法,就是CT血管成像(英文名叫CTA)。其实就是先往血管里打上造影剂,然后再给血管拍个照。成像快且准,但需要用含碘造影剂,一些肾功能不全、碘过敏的患者不适用。

碘过敏的患者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检查,就是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A与CTA相似,能够清楚的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但不需要用碘造影剂。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通过造影来进行检查,如果还不想过早进行造影检查,可以试试踝肱指数(ABI)和血管彩色超声,超声下测量的一些数据能辅助诊断血管问题。

ASO一定要开刀吗?

如果确认真的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该怎么办呢?虽然它比老寒腿凶悍,但也不用怕,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患者仅有下肢麻木、发凉,色较苍白,动脉搏动减弱的症状,可以通过功能锻炼、吃药使血管扩张、抗凝等方式来治疗。

如果吃药不太顶用呢,还有介于保守治疗和手术之间的过渡疗法——腰交感阻断治疗。

腰交感神经对下肢血管有支配作用,其中腰2神经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药物注射阻断腰2神经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不仅增加腰部动静脉的血流量,缓解神经根缺血导致的疼痛和麻木,并且扩张其支配的下肢血管,使腿部整体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当症状加重时,大部分下肢动脉都发生了严重狭窄,侧支循环已不能代偿,组织濒临坏死,保守治疗可能就不够了,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原创文稿,欢迎转载,请在文本前注明出处:智慧无痛。如果你觉得该文有益,打赏可以激发下一次分享的热情,所有打赏将全额用于平台维护)

智慧无痛∣一个有趣的







































白癜疯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ff/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