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中山一院内分泌科李延兵教授
“很多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视自己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监测,他们都熟悉并牢记‘血糖理想7.0’这一数字!可是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和血糖同样重要的指标,这就是坏胆固醇的达标”。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表示。
专家提醒,我国2型糖尿病人有近七成血脂异常,他们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因此仅仅注意控制血糖还不够,要坚持降脂,以减少心梗脑梗意外的发生。
现状七成“糖人”血脂超标人们谈到糖尿病的时候,一般会想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糖尿病患者是心梗脑梗高危人群,他们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
李延兵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并不是糖尿病本身,最终约70%的糖尿病患者被心梗、脑梗等疾病和并发症夺去生命,而造成心梗、脑梗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一血管杀手!据调查显示,有67%的2型糖尿病人存在血脂异常。
李延兵说,糖尿病患者是非常“特殊”的族群,血糖的异常往往可以直接被病人察觉,比如短时间消瘦、视力下降、口渴无力等等。而长期的高血糖最终会导致血管壁的内皮受到伤害,光滑的内皮变得“坑坑洼洼”。这样,血液里的坏胆固醇就“乘虚而入”,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的原因。
李延兵特别提醒“糖人”患者,治疗糖尿病,控制住血糖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控制住坏胆固醇,严防坏胆固醇在血管壁形成斑块而造成心梗、脑梗。因此,不仅要养成每周定期测餐前和餐后血糖的好习惯,还要定期测血脂、坚持降脂治疗,以防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措施将坏胆固醇降至2.6mmol/L以下李延兵介绍,糖尿病人的血脂控制应该比一般人更为严格,一般糖尿病患者应该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但如果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糖尿病患者,则建议血脂还要低于1.8mmol/L。
指标偏高者要吃药降脂,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处理原则可根据血脂异常特点,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李延兵举例说,假如一个患糖尿病五年的中年人,通过颈动脉B超或者心脏超声检查,发现重要的血管壁上有斑块,就需要药物干预了,假设这个患者的坏胆固醇是3.5mmol/L,那么就应该通过药物治疗将其降低到1.8mmol/L。原则上坏胆固醇指标越低越好。血管需要定期清理“坏胆固醇”,才能防止斑块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糖人”要控制饮食李延兵提醒,“糖人”平常饮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和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像动物内脏、肝脏、脂肪类、鱿鱼、蟹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对于有明显动脉硬化的病,比如冠心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糖尿病人,最好每3-4个月验糖化血红蛋白时也应查查血脂是否超标。
功能一:直接溶解血栓,迅速清洁血液垃圾
蛭肽素是迄今止世界上最强大的凝血酶抑制剂;与葡萄粉、山药、茯苓、牡蛎肽、蛹虫草等天然植物中药融合后,以整分子的状态经小肠上皮迅速吸收入血液,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生物活性,可有效阻止血液中纤维蛋白凝固,抑制凝血酶与血小板的结合,逐瘀活血,使产品发挥极强的抗凝、溶栓、降脂功效。
核心功能二:清除血管中沉积物,预防中风清除附着在血管壁和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净化血液,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抗血管平滑肌增殖,消除血管平肌纤维化,软化粥样硬化的动脉,恢复血管弹性;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凝聚,消除血液的浓、凝、稠、聚状态,改善微循环,使血流通畅,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核心功能三:提升机体免疫力,让血液年轻态清除附着在血管壁和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净化血液,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康复受损的心脑细胞,激活心脑细胞活力,保持心脑细胞年轻态,增强耐缺氧能力。通过恢复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逐步将血液净化到年轻状态,自然健康
本品三瓶一个疗程,50天服完,建议服用前后根据“血液检测报告”查看血液指标变化。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