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45岁以上的人群1/7会经常抽筋,而6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伴有周围血管病变或关节炎,有超过一半深受抽筋的折磨,特别是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由于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抽筋情况比同龄男性更加严重。
医学专家介绍,“筋”代表着身体多个组织,包括肌肉、神经、血管。人体几乎所有部位都会抽筋,但是年轻人以小腿抽筋为主。其主要原因是疲劳。
虽然抽筋本身不是某种疾病,但我们也要重视,特别是老年人群。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放任不管,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问题。引起抽筋的原因很多,缺钙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还是与动脉硬化有关。下肢动脉硬化后,腿部供血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在局部蓄积,当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刺激肌肉收缩,引起抽筋,在白天活动时,还会发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的加重,病人的症状会加重,发作次数会明显增多,发作时长也会逐渐延长。因此,老年人如果抽筋,更应该要引起重视。
抽筋的处理及预防
在出现抽筋情况时,要学会分情况进行处理及预防。如果是因为电解质失调、缺钙、神经刺激等引起的抽筋,往往是全身性的,而且会反复发作。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要补钙,则提倡以食补为佳,如牛奶、豆制品等。海带和虾皮等海产也是高钙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毫克,还能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除此之外,一旦突发抽筋,还可通过按摩解决。最直接的缓解方法是一手按摩发生痉挛的部位,用另一侧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侧肌肉几分钟。
如前臂的肌肉抽筋,可一边扳手指使手掌翘起,同时伸直肘关节。
在发生小腿抽筋的时候,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脚趾,并坚持1-2分钟以后,即可收效。
具体来说,如果是小腿后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脚板翘起,另一方面尽量伸直膝关节;当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时,可压住脚板并用力扳屈脚趾,之后可以下地走动,并用抽筋腿的前掌下蹬地面,使疼痛消失。(自治区体育局体育科技中心供稿)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