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血管病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
一、出血性脑血管病:
1.脑出血:为最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肿瘤、血液病、血管畸形等,有时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等原因也可引起。
2.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脑血管先天异常引起。
3.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出血:多由外伤引起。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
1.脑梗死: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小中风):脑缺血一过性发作,24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者易患脑梗死。
三、其他:脑动脉硬化,各种脑动脉炎,颅内静脉窦或静脉血栓等。
上述各种脑血管病由于病因、发病机理不同,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等都有很大差异。
2
如何诊断脑血管病病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⒈定位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为对侧面瘫、舌瘫、肢体偏瘫及偏盲;小脑病变主要表现为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脑干病变表现较复杂,如交叉性瘫痪,病灶同侧口角歪斜、伸舌偏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
⒉定性诊断。根据发病经过、病情特点及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判断属于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两者治疗原则不同。CT或MRI检查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⒊病因诊断。根据发病的全过程,结合定位及定性诊断,找出疾病的具体原因。脑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研究还发现,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和高凝状态,常导致脑梗死;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炎等,常导致脑出血。
3
“零级预防”——更有效地预防脑卒中
吕传真教授说,以往,人们对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水平强调得比较多,预防方面则显得比较薄弱,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增加体力活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酒、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在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是最重要的元凶,有高血压病的人比没有高血压病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高7倍。而反过来,如果对高血压加以控制,则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其中只有1/4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很多人由于没有症状而不进行治疗。而在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或者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但是由于无症状而没有进行治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山医院神经科教授黄如训说,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加以控制,有1/4的人最终会发生脑卒中,而一旦发生脑卒中,很多人会留下残疾。所以,防的效益远远大于治。
黄如训说,对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的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危险。二级预防指的是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通过调节饮食起居以及合理用药等手段,预防再次发生。而现在,一些专家进一步提出了“零级预防”的理念,就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使预防关口提前,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脑卒中。饶明俐说,脑卒中过去是老年病,而现在,该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发生了脑卒中。饶明俐认为,这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好了,运动少了,肥胖的人多了,不良生活习惯也多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的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年轻人应该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4
女性中风,症状常不典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这是人们对中风最普遍的认识。然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琳达·莉斯贝丝博士发现,约52%的女性中风患者表现为视觉障碍、肢体麻木、头晕等“不典型”症状。这医院年1月到年12月期间因中风住院的患者进行研究的结果。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偏瘫等中风的典型症状已是“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经常忽视一些“不典型”症状。这不仅是普通大众的误区,一些非专科医生也可能会犯类似的错误。实际上,一些脑损伤较轻的患者会表现为不典型的中风症状,还有很多患者是从一些不典型症状开始,逐渐发展为典型症状的。因此,尽早识别这些不典型症状,可以及早确诊,明显改善预后。
专家指出:“常说的中风‘不典型’症状其实就是非偏瘫症状。其中,语言、视觉及认知的障碍最为多见。”常见的有:
1.突然说话找不着词;
2.突然听不明白别人的话——能听见别人说话,但就是不理解他在说什么;
3.原先识字的人突然看不懂文字;
4.突然不会写字;
5.不能命名——在门诊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拿手机给他看,他能说出来这是打电话用的,但就是说不出“手机”这个词;
6.单眼黑矇——就是一只眼睛的视野,突然像窗户被拉上了黑色的窗帘,变得漆黑一片;
7.复视——看东西出现重影;
8.偏盲——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此外,肢体麻木、头晕、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对所处的空间突然感到陌生,以及记忆力突然下降,都可能是中风的症状。
而对于女性中风时不典型症状比男性多的现象,专家认为,女性中风时,同样程度的血管损害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较男性轻一些,这主要是因为雌激素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因此较少出现典型的血管损伤表现。另外,女性患者对症状比男性更敏感,而且在描述症状时常会带有感情色彩。这也使得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不典型”症状。
小贴士人活百岁不是梦!
脑心同治,助您圆百岁梦!
未完待续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