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有这症状5年内会要命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0-8-12 15:28:05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感觉自己头晕头痛,甚至会造成记忆力减退。其实这市一中脑供血不足的症状,那么脑供血不足可能是哪些原因呢?有哪些症状呢?应该怎么预防呢?一起来看看吧。

邻居家的王阿姨今年65岁,老感觉头昏沉沉的、还老记不住东西;看广告上各种推荐,买了磁疗仪、电疗仪,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没见着。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慢性脑供血不足,与她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还有关系。

王阿姨平时就有点血压高,降压药是高了吃一吃,不高就停一停,本来还为这套降压方法自鸣得意的,没想却害了她。

为了尽量避免王阿姨类似情况发生,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脑供血不足,以及如何预防。

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症状的俗称。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引起轻度脑功能障碍。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需要及时处理。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能是脑供血不足。

主要症状

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

持续时间

2个月以上。

哪些情况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粥样硬化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如果长期控制不佳,或者吸烟、过度饮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血液粘稠,还会出现血管炎症、血管壁出现斑块,导致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变窄,使脑组织供血减少。

同时这部分病人常伴有肥胖、代谢紊乱等异常状况,使得血管的功能损伤雪上加霜。

颈椎病变

从颈椎通过的动脉也可以影响大脑供血,颈椎病变有时会压迫这些血管,影响到脑部血液供应。

心血管疾病

部分中老年人有心脏疾病,如心衰、心梗等疾病都会影响心脏向大血管的射血功能,使体内血液循环量不足,不能满足脑部血供需求。

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在降压过程中如果一味求快、求低,当血压低于90/60mmHg会明显影响到脑血流量,产生不适。

在一些长期素食或体质瘦弱的中老年人中也会有血压偏低,产生头晕、头沉等不适感觉。

怎样预防脑供血不足?

控制血压在合适的范围

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脑部供血,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65岁以上者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没有不舒服症状再降到/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者不低于/60mmHg。

控制血糖、血脂

即使身体健康的中老年朋友每半年或1年检测血糖、血脂也非常有必要。

已经出现血脂、血糖异常的,积极调整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标准范围。

保持颈椎健康

没有严重颈椎病或者活动颈椎没有头晕的人,建议经常做做颈部的放松活动,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牵拉3~5秒。

睡觉时要注意头应放于枕头中央,枕头下缘接近肩部,避免颈部落空。睡觉时枕头受压后高度以平卧5cm、侧卧10cm为宜。

保持有效量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感觉心跳稍快但说话又不吃力,说明活动适量;

快走、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次至少10分钟,每天总计30分钟或以上,每周至少锻炼5天。

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

近1~2个月老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医院诊治,切不要忽视或拖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疾病损害。

不要将隔壁家老王吃了管用的药或治疗仪随便拿来吃、拿来用。每个人发病原因可能不一样,使用不当反而导致不良后果。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切记遵循医嘱,及时随访复查。切不可自行停药或者改量,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最后,对中老年朋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是,从现在开始良好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营养、积极包容的心态,才是防治脑供血不足以及改善健康的基石。

脑供血不足的危害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颈椎错位,剥起血管挟窄;血流动力障碍,血压降低时,心脏博击力减少;血液粘稠度高,血液流动缓慢;微血栓形成,自动脉脱落,在血液中形成栓子阻塞血管。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

2、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3、精神意识异常

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脑供血不足

1、及时治疗

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

2、早期预防

对脑供血不足的防治重点在脑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对症处理。

3、合理饮食

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如洋葱、西红柿等)、水果、鱼、黑木耳、少量醋、干红葡萄酒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4、适当的户外活动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

5、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人在睡眠时脑部的血液供应相对增多,可为脑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工作时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能量消耗大,久之会疲劳。睡眠时脑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并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恢复精力。所以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好生物钟,大脑中存在一个管理时间的神经中枢,即所谓的生物钟。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学习、活动、娱乐以及饮食要有一定的规律,以免造成人体生物钟的紊乱、失调,对健康造成危害。

7、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平时要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对提高记忆力颇有裨益。

脑供血不足危害大,所以一定要及时调理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的了解到了脑供血不足的危害有哪些了吧,当然,也有很多的疾病会造成脑供血不足,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保健和健康,希望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yy/10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