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脑动脉硬化 >> 治疗医院>> >> 今日,大雪

今日,大雪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1-3-29 21:07:36   点击数:
  

大雪节气知多少

Winter.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天,我们迎来了“大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此时节,水面凝冰,北风卷地

瑞雪将临,万物冬藏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古代文人雅士下雪天有哪些闲情雅致?我们不妨从诗文中寻觅。

01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中忆李楫》

王维

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

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北风行》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时节已到了进补的好时节。那么大雪养生食谱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大雪养生食谱,希望对您有用!

大雪养生食谱

制作原料:鸡胸肉克,龙眼肉30克,生姜10克,葱10克,鸡蛋2个,小白菜40克,胡椒1克,料酒10克,香油3克,湿淀粉35克,鸡汤50毫升,猪油克(实耗50克)。

制作方法:鸡蛋去黄留清。生姜洗净切薄片,葱洗净切葱花,龙眼用温水洗净。小白菜洗净。鸡胸肉洗净去筋膜,切成薄片。鸡肉片用蛋清、精盐、料酒,味精、胡椒,淀粉(除蛋清外均用一半)调匀浆好。用另一半精盐、白糖、鸡汤、胡椒、味精兑成芡汁。净锅置于旺火上烧热,注入猪油,待油温烧至五成热时投下鸡片滑散,倒入漏勺沥油。锅内留底油50毫升,待油六成热时,下葱、姜炒出香味,随即倒入龙眼肉、滑好的鸡片、小白菜,倒入芡汁翻炒几下,起锅装盘,淋入香油,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乏力、血虚心悸、失眠健忘者。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益脑养神,增强记忆。

禁忌:湿困脾胃、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慎用。

制作原料:黑芝麻15克,鲜山药克,白糖克,菜油克(实耗70克)。

制作方法:黑芝麻淘洗干净,炒香待用,鲜山药洗干净。净锅置于火上,注入菜油,油温烧至七成热时,下山药块油炸,成外硬、中间酥软,浮于油面时捞出待用。沙锅置于火上烧热,

用油滑锅后,放入白糖,加水少量溶化,炼至糖汁成米黄色,随即倒入山药块,并不停地翻炒,使其外面包上一层糖浆,直至全部包牢,然后撒上黑芝麻,装盘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虚少食乏力,肺虚咳喘,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者。中老年经常食用能防癌,保健益寿。

黑芝麻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症及血虚津亏的便秘。二者合用,补而不滞,能抗癌,防衰老。

制作原料:粳米~克,鸡肉克,皮蛋2个,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鸡肉切成小块,加水煲成浓汁,然后用适量浓汁与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切好的皮蛋和煮好的鸡肉,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少、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呜、精少精冷等,还可用于肺、胃、大、小肠有热之痢疾、便血、痔疮、咽喉疼痛、便秘、肺热咳嗽、牙痛,段轻度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另外,还可用于醉酒不适者。

鸡肉常食,有较好的补益之功,尤益于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衰弱病症。皮蛋又名松花蛋,为鸡蛋或鸭蛋用石灰、草木灰、盐等腌制而成。其味辛香、甘有碱味,性微寒。皮蛋不仅滋补营养,还可泻肺热、清肠火、醒酒、开胃、解烦渴、降血压等,为冬季养生佳品。加上皮蛋同煮食,味道更鲜美.滋补之力更强。

大雪养生经

谈到养生,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何为养,何为生。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

一、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二、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所以,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的方法。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请大家注意做好自身保暖、防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yy/1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