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衢城被雨雪包裹,迎来了又一次降温。对不少年轻人来说,难得的雪景让人兴奋,但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却成了一个不小的健康挑战。
上周六,家住柯城区黄家街道的毛医院完成了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手术(又称DSA介入手术)。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的帮助下,毛爷爷原本缺血变黑的右腿又重新恢复了红润。柯城区心胸血管外科主治医师余志斌告诉记者,冬季,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高发,如若出现间歇性跛行,应尽早就诊干预。
走两步就要歇一歇的老年人注意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是老年人中高发的疾病,几乎每年都有因此而截肢的老年患者。”余志斌介绍,该病最先的症状就是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走几百米就觉得腿疼;发展到后期会出现静息痛,即静止状态下也疼痛;如若还不干预,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肢体缺血而坏死。
今年80岁的毛爷爷有高血压病史,血管早就被诊断出有问题,但一直没有当一回事。直到近段时间,毛爷爷走四五百米就开始觉得腿部酸胀、疼痛难忍,卧床都难以缓解。医院就诊时,余志斌发现,毛爷爷的右腿下肢出现缺血、皮温低等症状,大拇指头已经发黑。
医院医院专家共同会诊下,上周六,蒋劲松和余志斌一同为毛爷爷做了DSA介入手术。手术从患者腹股沟动脉搏动最强的地方打针进去,随后将一根极细的导丝跟进,将球囊放入血管堵塞处,并放入支架。手术完成后,毛爷爷的脚趾颜色迅速红润起来,温度也变得和正常皮温一样。
蒋劲松(右二)和余志斌(右一)在手术中。
术后,毛爷爷制动24小时,配合抗凝治疗。现恢复良好,疼痛已明显缓解。“专家说再不手术这腿就要没了,你看看现在手术做完了,连伤口都看不见。”毛爷爷对手术相当满意。
手术前后的血管对比。
这样的手术以后在柯城会常规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毛爷爷的这台手医院首次开展血管外科DSA介入的手术治疗。年,医院血管外科蒋劲松专家工作站就已成立,近年来,蒋劲松每医院坐诊,解决了不少静脉曲张患者的疑难杂症。现DSA介入治疗的开展,也标志着双方合作更近一步,柯城区的患者不必再转运,在本地就可完成该手术。
蒋劲松在诊室坐诊。
余志斌告知,接下来科室会专门派医护人员去浙江医院进修,争取独立开展DSA介入手术,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就医便捷。
当天,蒋劲松还做了另一例老年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和毛爷爷情况差不多,老年人都觉得间歇性跛行只是人老了腿脚不灵。对此,余志斌提醒,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一般发生在小腿,短时休息后才可缓解,表现为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缓解”的重复规律,每次能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等。跛行距离米的属于轻度,可用药物控制;米的属于中度以上跛行,米以上的中重度跛行就要手术治疗了。
余志斌提醒,“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缺血的典型症状,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它的严重程度往往代表心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因此,早期治疗就显得非常有价值。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早期正确治疗就可以控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截肢率较低。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衢州晚报
记者:腊莎
通讯员:汪晨云
编辑:何颖王乐莉
第一时间为你推送衢州医卫动态、健康信息、政策解读。
更多健康资讯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