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岁的王大爷,身子骨一直挺硬朗,经常晨练。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左小腿行走一两百米后出现疼痛、麻木感,休息一下又自行好转。王大爷起初以为是广东春季潮湿或年轻时洗冷水澡落下的“老寒腿”,于是泡热水、贴膏药、吃止痛片,一段时间后不但没好转,反而感觉小腿肚子越来越没劲、走路越来越痛了。王大爷实在熬不住了,来南方医院就诊,按腰椎病住进了脊柱外科,后来一检查才发现腿痛是因为下肢动脉堵住了。
腿痛和下肢无力是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常被误认为都是受凉、劳损、骨质疏松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其实,一部分老年人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一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下肢动脉内壁上形成,随着斑块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就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
二
什么原因容易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吸烟可以造成动脉收缩、促使动脉狭窄和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引起的血管损伤,容易形成斑块造成狭窄。高血脂造成血液粘稠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另外,,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也会导致原有病变加重。
??
?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什么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
Ⅰ)。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Ⅱ),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如无及时的干预,则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Ⅲ),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症状更明显。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Ⅳ),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1、非手术治疗:对于狭窄较轻的患者,常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治疗。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扩血管药物等;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加强运动;
其他:控制“三高”(血压、血脂、血糖)。
2、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目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是首选的一线治疗,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术仅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大多也可成功开通。
王大爷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即转入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第二天,王大爷顺利地接受了微创血管成形术。医生用细针穿刺大腿根部股动脉,采用微创技术用支架撑开了堵塞的血管。发凉的腿脚逐渐回暖。整个手术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术后第二天王大爷就下床行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巩固治疗回到了从前的“阔步向前”。
最后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如果出现下肢不适,既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乱投医,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联系我们
-:周忠信主任个人网站:zhouzhongxin.haodf.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