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人通常都会有些腰腿痛之类的毛病,但腿疼可不一定全是小毛病,有可能是患上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下肢缺血坏死而截肢。现实生活中,不少患者会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误认为是骨关节病,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年近五旬的老陈体态稍胖,有着30多年的抽烟史。去年秋冬交替时,他感觉左腿有些不舒服,经常出现麻木感和疼痛感。"起初以为是关节炎,到骨科看过,做过针灸,吃过中药,但疗效都不好。"老陈说,左腿疼痛半年多后持续加重。随后,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腿大腿部位的股浅动脉几乎完全闭塞。股浅动脉是负责给下肢供血的主动脉,闭塞后血流不畅,所以左腿才会疼。后在医生的建议下,采用溶栓血管修复术治疗,疏通了血管,目前左腿恢复正常。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狭窄或闭塞,影响下肢的供血,一般见于中老年人。"脚总是觉得发冷或发麻,这是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信号,很容易被忽视。"专家说,如果在脚冷的同时还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那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比如走着走着会觉得小腿酸胀疼痛,休息几分钟后就会缓解,但继续行走后又会觉得走不动。遇到这种情况,医院血管外科进行检查。
此外,休息时觉得下肢冰冷、疼痛、麻木,特别是在夜里,这种被称为"静息痛"的症状,说明肢动脉闭塞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治疗,脚趾会发黑、坏死,甚至有可能丧失行走能力。
"足部保暖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很重要,但很多患者习惯用热水袋暖脚或用热水泡脚缓解下肢酸痛,其实,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下肢缺血,加重病情。"专家表示,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患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缺乏足够的认识,仅有1/3的患者能够在医院接受治疗。
据了解,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纤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秧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尤其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严重时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疾患,它不仅可累及心脑血管,严重的还可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甚至引发败血症,致残甚至致死。专家特别提醒,男性在50岁以后,女性医院做详细检查,因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没有任何表现症状,通常会被人们所忽视。所以,一旦出现了明显症状,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