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一类导致神经性皮炎发生的关键基因突变:CARD11。来自美国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四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患病家庭进行分析,发现了这一导致疾病产生的基因、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通过补充谷氨酰胺能够缓解该疾病的严重程度。
科学家们分析了患有严重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以及来自四个家庭中的携带CARD11突变基因的成员的基因组序列。他们发现这些志愿者中一些人存在其它的健康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则没有相应症状。这说明CARD11的突变引发的神经性皮炎并不一定会导致其它严重疾病的发生。
接下来,研究者们希望了解CARD11突变对神经性皮炎产生的具体影响。作者发现,这四个家庭虽然CARD11的突变方式不同(即它们的CARD蛋白发生突变的具体结构域不同),但他们体内的T细胞信号的传递都受到了影响。通过细胞培养的试验,作者发现上述两条受影响的信号通路在人为添加了谷氨酰胺之后能够得到恢复。
由于在体外培养这些T细胞的过程中,通过人为添加谷氨酰胺以刺激mTORC1的表达会恢复其中一条受到影响的信号传递通路,说明谷氨酰胺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一定的潜力。如今,研究者们正计划进行一项有关补充谷氨酰胺以及亮氨酸对于激活mTORC1的试验,并探究这种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
02损伤健康的基因变异也会让人变蠢是什么让一些人比其他人更聪明?一项对英国苏格兰家庭进行的遗传分析显示,聪明的人拥有较少的损伤智力和总体健康的DNA突变,而非拥有更多的使其更聪明的遗传变异。
毫无疑问,智力部分取决于人们生长的环境。比如,和贫困儿童相比,在安全、不受污染和具有促进作用的环境中成长的营养良好的儿童,在智力测试中的平均成绩要更好一些。
不过,人类基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关于双胞胎的研究显示,人和人之间在一般智力上的差异有50%~80%可能是因为基因。不过,事实证明,找到影响智力的基因变异非常棘手。
迄今为止,对上千名不相关个人的DNA进行的研究表明,仅有约30%的智力差异是遗传导致的。双胞胎研究和基因组研究结果之间的巨大出入已成为已知的遗传性缺失之谜。
为此,一个包括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DavidHill在内的团队分析了来自2万人的数据。该团队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究了被一个家庭中大多数成员共享的罕见遗传变异会对智力产生多大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其他研究错过的罕见遗传变异解释了两类研究之间的差异。理论上,聪明的人之所以聪明,可能是因为他们拥有提高智力的良性基因变异。人们曾预期良性基因变异会通过自然选择进行扩散,从而在一个人群中变得常见。Hill的研究则表明,极其罕见的基因变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更有可能是稍微有害且会损伤健康的突变。进化并不是很擅长消除此类突变,因此它们累积起来,产生了因人而异的“突变负荷”。人们的智力则取决于其突变负荷。
03蒸鱼比煮鱼更健康根据营养与食品系毒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塞维利亚大学的毒理学与法律医学杂志一项全球性的开创性研究显示:蒸淡水鱼超过两分钟可以减少高达26%的拟柱胞藻毒素(cylindrospermopsin),一种蓝藻毒素。然而,如果通过煮沸淡水鱼,拟柱胞藻毒素仅减少18%。他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生物毒素将通过烹饪进入的水中。
这项研究发表在食品控制杂志上,是该领域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本研究实验对象以淡水鱼,罗非鱼为主,主要分析了拟柱胞藻毒素的含量。
“蓝藻毒素是由一组称为蓝藻细菌的细菌所产生的新兴的毒素,这些细菌主要存在于淡水中。目前需要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水和食物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存在的风险,“,塞维利亚大学毒理学教授,AnaMaríaCameán和ángelesJosAnaI.Prieto说。此外,毒理学研究小组的RemediosGuzmán-Guillen和SaraMaisanaba也参与了该项研究。
在已发表的研究中,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建立了临时的每日摄入量,以确认烹饪后的这种蓝藻毒素的浓度不会对公共卫生产生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不宜吃生的淡水鱼,它应该被煮熟。此外,蒸鱼比煮鱼更健康,蒸鱼需要超过两分钟且蒸鱼所用的水不应该蒸干,因为这些毒素会被转移到水中。”
该项目是与位于塞维利亚大学研究,技术与创新中心(CITIUS)的质谱研究总局紧密合作,通过一种优化的方法来测定鱼类毒素,从而比较蒸鱼和煮鱼对蓝藻毒素降解程度。
“我们想知道烹饪后的毒素将会发生什么的改变,为了确定这一点,我们使用了一种混合四极轨道质谱仪,用UHPLC色谱系统在兆赫下获得高于70,FWHM的分辨率,这使我们能够确定具有小于5ppm的耐受性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来自塞维利亚大学质谱学低温服务的研究者RocioValderrama解释说。
04夏季更要防脑出血,切记7个先兆信号很多人都知道,换季的时候是脑出血的高发期,很多人还知道,冬天很冷的时候,北方脑出血率会有所升高,但是,夏天也是脑出血的高发期,这你知道吗?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被脑出血夺去生命。血压波动、情绪紧张、血黏度上升、睡眠不好等是导致夏季脑出血高发的四种因素。
夏季,气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减少,同时会有血压波动,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人来说,易诱发脑出血;另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里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上升,极易诱发脑栓塞,导致脑出血;
其次,在高温条件下,人情绪紧张,易烦躁,体内应激反应增强,使脑血管疾病发作;最后,一些人由于夏天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
因此,夏季更要预防脑出血,注意护脑护心。预防脑出血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脑出血发病前的前兆信号!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5、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6、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7、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
一旦发现以上7个脑出血的先兆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悲剧发生。
05几个基因突变或让禽流感人际传染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最新发现,几种特定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H7N9禽流感病毒获得人与人之间传染的能力。监控这些突变会有助于及时阻止疫情传播。
禽流感病毒通常只感染鸟类,但近年已发现多个亚型可以从家禽传染到人类,H7N9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还没有发现禽流感病毒获得人际传染的能力,但如果病毒通过基因突变获得这一能力,则可能导致流感大流行。
为此,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H7N9病毒基因组可能发生的突变。他们重点研究了编码病毒表面H7血凝素的基因,血凝素这种蛋白质可使病毒“绑定”在宿主细胞上,导致感染。
要完成“绑定”,宿主细胞表面必须有结构刚好合适、能与H7血凝素结合的受体蛋白质,就像钥匙与锁孔,形状必须吻合。人体细胞表面没有这样的受体,但如果基因突变把H7血凝素分子变得适合人体细胞,就可能使病毒获得人际传播能力。
研究人员模拟了H7血凝素多种突变形式的结构,再用无害的实验细胞将它们生产出来,测试它们与鸟类受体和人类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发现,血凝素分子中有3个氨基酸的几种突变可让它与人类受体牢固结合,成功将其绑定在人类气管组织样本上。
出于安全考虑,研究人员没有直接用H7N9禽流感病毒做实验,也就无从测试变异病毒在动物身上的实际效果。但他们认为, 中医中虽没有臀部理疗的概念,但臀部却有督脉和膀胱经经过,为阳气聚集之处。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养生穴位,就是八髎穴。
八髎穴是八个穴位的总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八髎穴所在的区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可能处于一定的“亚健康”状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八髎穴来改善身体内部环境。通过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可以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另外,督脉起于胞宫,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这些大脉来支配。八髎穴是支配盆腔内脏器的神经血管汇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因此,务必保证这些穴位畅达无阻。运用中医智慧调理身体,应内外兼修,建议患者用中药温肾补阳,调整体质或艾灸上述重点穴位,对失眠、便秘等疾病的治疗,甚至情绪的疏导都有很好的作用。
来源:凤凰网、来宝网、生命时报、生物谷、人民网
编辑:庄子
喜欢我们就多一个点赞,多一个分享吧!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