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血管病病例续二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7-3-12 3:22:46   点击数:
  

叙言

缺血性血管病是指脑缺血(腔梗、脑血栓形成、脑供血不足),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肌缺血性萎缩、心律失常等)及下肢缺血(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动脉栓塞等)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的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动脉内形成了斑块和血栓。在目前条件下,西医主要用支架、搭桥解决血管堵塞问题,而药物疗效不确切,仅属辅助治疗而已。其根据是:相当高比例的患者装支架搭桥后,长期遵医嘱服用多种西药(如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洛尔类控制心率药、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等),仍有不少患者的症状(如头晕、头疼、胸闷、胸痛、手足无力等)始终存在,甚至在手术几年后又需要装支架或搭桥者屡见不鲜。这些从另一角度还说明: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既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住人体内形成的斑块、血栓的代谢因素,也不能用药物彻底解决已形成的斑块和血栓。此类疾病的整体治疗只能停留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中。

本人十多年来运用中药治疗此类病症,其主要目标就是缩小、消除斑块,溶解血栓,但时至今日,人们多数对中药能够达到此类目的仍心存疑虑,为了用事实说明问题,为了宏扬真理,我决定再次公布一些运用《强力祛瘀通血方》治疗的病例资料(并附上表格分析),供各位医疗同仁、患者及其家属参考,有不同看法欢迎批评指教。(当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在治疗过程中除主观症状不能达到%缓解、消除外——仅90%左右,在影响检查结果中——间接代替病理诊断,除大部分与主观改变相一致——缩小、消失外,也有部分病例出现程度不同的“不变”、“加重”现象,这些与主观变化相矛盾的现象产生原因如何解释?欢迎广大同道参与讨论)。

根据《强力祛瘀通血方》中药治疗缺血性血管病现有资料进行的疗效分析(供参考)

(一)主观效果(症状的改善、减轻、消失)

1、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1)心肌缺血症状——胸闷、胸痛、心慌、气急等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症状减轻、消失达95%以上,症状完全消失,能从事中等以上体力劳动或正常上班工作者达60%以上。

(2)  心脏传导系统缺血性症状(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过缓,房颤、早搏、传导阻滞等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能正常生活、工作达60%以上。

2、  脑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

(1)脑缺血的直接症状——头痛、头晕、头部紧缩感、头皮麻木感、颈部、四肢颤抖、无力等症状缓解率高,一般达90%以上;

(2)脑缺血的间接(脑细胞死亡)症状——四肢感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其好转因脑缺血受损部位、功能分区、残存细胞可恢复的比例与功能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恢复率在50%~70%

3、  下肢缺血性坏死(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闭塞性脉管炎)——组织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再通后,疼痛、麻木症状缓解或消失,冷感减轻或消失,开始感到下肢温暖。水肿、坏死、流脓的变化也开始好转,一般三个月可达治愈,其有效率达80%~90%。

(二)  客观效果(辅助检查治疗前后对比)

1、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1)CT(冠脉造影/冠脉成像):斑块缩小或消失,狭窄减轻或消失达70%左右(有的患者斑块、狭窄全部消除),变化不明显占20%左右,斑块/狭窄加重占10%左右。

(2)B超(心动超声检查):瓣膜关闭不全、心肌肥厚等得到减轻,心内膜附壁血栓消失,心肌收缩速度得到提高,心功能有所好转达70%以上。

2、  脑梗塞(缺血性脑血管病):

(1)  MRI(脑平扫):脑梗病灶多数无变化,部分缩小、减轻。

(2)  MRI(脑血管成像):血管堵塞减轻、有的血管完全再通。

(3)  B超(颈动脉、椎动脉):多数斑块缩小或消失、血管狭窄减轻或消失,亦有少数不变或增大者。

3、  下肢缺血性坏死(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闭塞性脉管炎)

(1)足背动脉触诊:多数脉搏跳动由模糊到清晰,由无力到有力;

(2)B超(双下肢动脉):绝大部分(90%左右)斑块缩小或消失,血栓消失,血管狭窄减轻或消失,少数(5%左右)出现加重者;

4、血流变检测:各血流变检测数值明显下降,几乎全部恢复正常。

(三)需要说明几点

1、症状变化:用药后症状减轻、消除的时间、幅度上也有差异。三个月缓解一半,半年消除约90%,一年症状全无者占多数。但上述缓解比例也有推迟三月、六月的,因人而异。

2、病理变化:斑块狭窄缩小、减轻、不变、增大者:人与人可有差异,出现不同结果(70%以上属好转甚至消失);在同一人中,不同器官(如心、脑)也可出现不同结果,一个器官好转快,一个器官好转慢,甚至不变或加重;也有人在同一器官有的血管好转、有的血管不变、有的血管加重,但多数以好转为主。时间上也是五花八门,有三个月、半年就检出明显缩小、减轻,有一年检出还加重,有二年后检查大部好转,停药一年后,第三年检查全部好转(即停药后病情仍有向好趋势,此点是多数西药无法做到的)等各种现象。

3、差异原因:引起主观症状好转与客观检查加重之间差异的原因很复杂,大体分析如下(当然很不全面、成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集思广益):有操作误差(人员、机器、环境等);有治疗时间长短;有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快慢;有治疗期间的饮食、环境、精神影响等等。也有的患者根本就属于无效对象。

总之中药治疗斑块是一新生事物,虽然目前已取得可喜成绩,但还有许多不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欢迎广大读者共同参与对这种“多样性”的研讨。

病例续二:

一:巴瑞云:男、年5月16日开始服用《强力祛瘀通血方》,年5月19日复查,已服药一年。

附年检查报告:

附年复查报告:

二、陈峰:男、年12月份开始用《强力祛瘀通血方》中药,年6月12日复查。

附年检查报告:

附年复查报告:

三、陈金钟:男、年1月14号开始服用《强力祛瘀通血方》,半年后复查。

附年检查报告:

附年复查报告:

四、付玉明:男、年1月14日开始服用《强力祛瘀通血方》,年1月7日复查。

附年检查报告:

附年复查报告:

五、吴仁清:男、年9首次检查并装支架二根,年9月7日开始用《强力祛瘀通血方》中药,年5月19日复查

治疗前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比表

前后服药8个月

-6-6整理

附年检查报告:

附年复查报告:

总之中药治疗斑块是一新生事物,虽然目前已取得可喜成绩,但还有许多不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欢迎广大读者共同参与对这种“多样性”的研讨。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jbzz/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