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最新版血脂异常指南中有关血脂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17-4-18 3:56:02   点击数:
  

近日关于中国人群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发表于年第10期《中国循环杂志》。本指南从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检测项目、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筛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血脂异常治疗原则、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调脂药物治疗和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等10个方面全面详解血脂异常及治疗原则。

首先,介绍了不同脂蛋白血清标本外观表现及影响因素。

CM、VLDL、LDL、HDL和非-HDL-C等脂蛋白含量与血脂检验指标间相互关系。

CM

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白色混浊。将血清试管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上层凝聚,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

VLDL

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TG浓度能反映VLDL的多少。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h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4mmol/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

LDL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的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

非-HDL-C

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计算公式如下:非-HDL-C=TC-HDL-C。非-HDL-C作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适用于TG水平在2.3~5.6mmol/L(~mg/dl)时,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

血脂检验项目影响因素总胆固醇(TC)

(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

(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TC升高。

(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TC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LDL-C精准。

甘油三酯(TG)

TG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TG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同一个体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偏态分布。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VLDL及其残粒(颗粒更小的VLDL)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作为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中HDL水平。HDL-C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清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而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C。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ASCVD发病危险呈负相关。

载脂蛋白A1(ApoA1)

正常人群血清ApoA1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血清ApoA1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

载脂蛋白B(ApoB)

正常人群中血清ApoB多在0.8~1.1g/L范围内。ApoB有ApoB48和ApoB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于LDL中。除特殊说明外,临床常规测定的ApoB通常指的是ApoB。血清ApoB主要反映LDL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密的LDL。LDL-C不高,ApoB增高的“高ApoB血症”,它反映B型LDL增多。所以,Apo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Lp(a)

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呈明显偏态布,通常以mg/L为切点,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Lp(a)被认为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另外,还介绍了不同人群血脂指标筛查频率。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来源:医学论坛网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post

chinahf.org

联系-

↓↓↓↓↓点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哪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jbzz/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