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人至老年,积损正衰,肾气肾精亏虚,先天之本先亏;过食肥甘伤脾,脾失健运,后天之本失养;或加之吸烟耗气、过逸伤气,而成气虚。本虚既成,脾虚津液失于蒸化而为痰浊;气虚阴血无以运化而为淤血。
中医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是气虚血瘀,冠心病的病机关键也是气虚为本,虽然阴虚、肝郁、气滞和寒凝等也参与了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但气虚阳虚、痰浊、血瘀仍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病例因素。
用艾灸疗法来调理脑动脉硬化,需要对症以下七大穴位:阿是穴、百会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和足三里穴。今天灸哥给大家逐一介绍每个穴位的位置及功效。
1阿是穴
阿是穴意指疼痛处,所以感觉到疼的位置,即为阿是穴。在这里指的就是出现硬化的部位。
2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即: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百会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缓解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目眩失眠、焦躁等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中脘穴属于“任脉穴”,艾灸此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作用。
4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5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身体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也就是从人体肚脐中间下三寸(四指并拢,从脐中起,以中指横纹为标准,横向的距离),腹部的正中线上。艾灸此穴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等功效。
6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位于第二腰椎下(系裤腰带的地方,和肚脐眼是对应的)。命门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缓解治疗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等作用。
7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以上穴位,每天每个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灸哥希望所有脑动脉硬化患者早日康复!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