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供给大脑的血液低于标准值(40~60)mL/(g·min),但是,大脑还没有出现缺血缺氧的病灶,还处于可逆、可修复的状态。
及时防治,让“中风”无机可乘脑供血不足久了,流经大脑的血液不够,大脑某部分组织会开始缺血、缺氧。
程度轻微的时候,人会短暂地出现说话不清、手脚不灵活的症状。这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是中风的超级预警信号,而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程度严重的时候,大脑某部分组织因为缺氧坏死了,人就会出现口角歪了、手不能抬起来、不能拿筷子、脚不会走路了等症状。这就是脑卒中、脑梗死,俗称中风。也就是说,在中风之前,就要及时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不让供血不足发展到缺血、缺氧,不让缺血、缺氧发展到坏死、梗死。当供血不足进展为缺血缺氧了,就开始变得不可逆、不可修复了。据研究统计,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80%有慢性脑供血不足。60岁以上的人群中,2/3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管理5大健康要素,防治供血不足1、血管健康积极防治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狭窄等血管阻塞的情况。2、血流健康积极防治高血压、低血压等血流动力不稳定的情况。3、血液健康积极防治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改变血液成分的情况。4、生活方式健康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不良生活方式,如肥胖、吸烟等,积极改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比较一段时间来所检查的资料和数据,随时跟踪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医院为您提供终身健康管理方案。——医院——
您身医院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