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走路是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弱的最有效的运动方式
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常常会累及全身,致使心梗、脑梗和脑出血等疾病。专家介绍,人体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心脏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当体检时发现这三处动脉硬化区,一定要警惕。专家提示,动脉硬化虽然不能完全消弱,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逆的,而走路就是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弱的最有效的运动方式。
常常锻炼对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广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聪教授介绍,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会致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产生,到中老年时期加重或病发。
“动脉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高聪介绍,初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都没有临床症状;中期时,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出现症状,而且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比如,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记忆力下落、失眠多梦等;冠状动脉硬化会出现心悸、胸痛、胸闷;下肢动脉硬化可出现下肢发凉、发麻、疼痛、跛行等临床症状。
高聪分析,引发动脉硬化的缘由很复杂,大致分为不可控性和可控性危险因素两种。不可控性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男性、初期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家族史;可控性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水平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体力活动少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少、久坐的生活类型与动脉硬化危险性增加有关,而常常锻炼对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支招:走路是最有效的运动方法
高聪认为,动脉硬化虽然不能完全消弱,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逆的。除吃药打针外,走路是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消弱的最有效方法。“只要坚持走路一年以上,就有助于初期动脉硬化斑块的消弱。”
首先,走路可减低胆固醇。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现代人对胆固醇摄取量过量,从而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延续20分钟以上的步行,不但有助于分解燃烧中性脂肪,还可以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
其次,多走路有助降血压。研究显示,常常走路,血压可下降5毫米汞柱,对得了高血压的人来讲,走路是一项很适合的运动。
第三,走路可以减重。走路所消耗的热量比慢跑还要多。由于走路所消耗的热量大部分来自于脂肪,而跑步所消耗的热量只有其中30%~50%来自脂肪。
第四,走路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理进程得到改良,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平静、苏醒头脑的效果,同时,又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动员起来,使得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流通畅,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来源:广州)
白斑病医院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