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春季流行性
感冒与病毒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感冒症状咽痛:是咽部常见症状,主要由咽部疾病引起,各种咽部粘膜的感染性炎症刺激和压迫痛觉神经末梢,导致咽痛。也可是咽部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鼻塞:是鼻部常见的局部症状。具有鼻塞症状的疾病较多,绝大部分鼻塞属于局部炎症,表现为交替性或间歇性,同时伴有涕多、嗅觉减退,这些疾病都不很严重,一般可以自行处理;如发现鼻塞伴有涕血、头痛等症,并进行性加重,应提高警惕,医院就诊检查。
打喷嚏: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将异物驱除出境。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但是在传统的民间风俗中,它曾被当作某种异常行为或事物发展趋势的征兆,而对此种种解释,更令人有如堕云雾之中的感觉。
发热寒颤:指由于疾病导致机体病理性体温升高并伴有寒战的症状。
如何
预防
感冒伤身又伤心!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对流感患者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早期治疗,隔离时间一般为1周或直到主要症状消失为止。2.切断传播途径流感流行期间,避免集会等集体活动,易感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要对公共场合进行消毒。易感者或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可戴口罩,同时还要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流感患者的用具及分泌物应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3.保护易感人群最基本的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包括:65岁以上的老人、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缺陷病患者、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菌素等)治疗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者等。不宜接种的人群包括: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孕期三个月内的孕妇、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等。同时,也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如金刚烷胺(mg/次、2次/天,连服10—14天,但此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预防作用)和奥司他韦(成人一般75mg/次、1次/天,连用7天,此药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具有预防作用)。同时,在平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和睡眠的充足等,并注意提高免疫力。
流行感冒
治疗
1、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
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因为该药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伴随有高热、食欲不振、呕吐的患者应予以静脉补液。补液速度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药物性质、补液的总量三个方面来考虑的,一般成人约每分钟40~80滴。滴速太快,不但会降低药物的作用(会很快从小便中排出体外),而且短时间内输液过多,会使人体内血循环中血容量急剧增加,尤其是有心脏病的人,一般20~40滴/分为宜。同时,要随时观察有无胸闷,气短,心跳快等症状,液体补速太快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力衰竭,肺部水肿等严重症状。
3、抗病毒治疗
(1)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
金刚烷胺(amantadine):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林病、脑炎后的帕金森综合征、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反应、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综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综合征。也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本品与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合用时可促使机体产生预防性抗体。
a、抗震颤麻痹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mg,每日12次,每日最大量为mg。肾功能障碍者应减量。小儿不用。
b、抗病毒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mg,每日1次;或一次mg,每12小时1次,最大量为每日mg。肾功能障碍者,应减少剂量。
小儿常用量:①新生儿与1岁内婴儿不用;②19岁小儿,每8小时按体重1.53mg/kg,或每12小时按体重2.24.4mg/kg,也有推荐每12小时按体重用1.5mg/kg的;每日最大量勿超过mg;③岁小儿,每12小时口服mg;④12岁或12岁以上小儿,一般同成人量。口服。成人每次0.1g,早晚各1次,最大日剂量mg,小儿用量酌减,可连服3-5日,最多10日。1-9岁小儿每日3mg/kg,最大量不超过mg/kg。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鉴于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对涎酸的降解作用具有重要的病毒生物学意义,例如可使其穿入宿主细胞膜、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被呼吸道黏液灭活等。故设计盐酸类似物竞争性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可望达到抗流感病毒效果,此即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理论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于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
(3)其他抗病毒药物:鼻内给予大颗粒气溶胶干扰素α,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复制和减轻临床症状;但可以出现明显的局部毒性,限制了其应用。正在研究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于阻断NP和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望能阻断病毒的复制。
4、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