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从不嫌你年轻5个非典型征兆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3-2-17 20:48:08   点击数:
  

人的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30亿次,这样的一台全年无休的精密“机器”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危及生命!

心血管疾病是国人的首要死亡原因,占比高达42%,主要原因就是“头号杀手”——心梗。心梗的全称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

过去大家都认为是“老年病”的心肌梗死,近几年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专家提示:与老年人心梗相比,年轻人发病更易致命!

急性心梗典型症状

01

胸痛

心梗引发的胸痛多在前胸、后背、胸骨后或者肩膀等位置,表现为由心脏供氧不足引起的放射痛。

02

牙痛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和经过治疗无明确效果的牙痛患者来说,出现牙痛要考虑是否与心梗有关。高危因素包括:是否患有“三高”;年龄较高(男40岁以上,女50岁以上);男性患病的危险度更高。

03

腹痛

出现长时间剧烈的腹部痉挛疼痛,并且在使用了一般药物后没有得到缓解,医院进一步检查。

04

四肢疼痛

心脏是供血器官,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四肢的供血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下肢疼痛、尺侧痛(小拇指位置)等症状。

05

服药后无缓解

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后若能短时间内缓解胸痛,可初步排除心梗。若服药后10~30分钟后症状依旧没有缓解,医院进行救治。

急性心梗5个不典型“信号”

在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预警。很多人发作时也是以不典型症状为主,胸痛并不明显,如:

01

颈部、嗓子难受

心梗发作数天前就可能出现嗓子或颈部不适、堵塞感,也常伴有大汗症状。

02

上肢和左肩痛

心脏缺血导致的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可能在心梗发作时或发作前数天就出现不适。

03

持续后背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会放射到后背,出现持续的后背疼痛。女性相比男性更多见。

04

持续上腹痛

部分心梗病人会把胸痛当成“胃痛”,感觉上腹部或肚脐周围有压迫感、灼烧感等,心梗发作前数天就可出现。

05

手脚麻木

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会导致全身动脉硬化、血管变窄,影响四肢血液流动,导致麻木。

麻木没有预兆突然发生,可能在静息状态下产生,也可能在运动或生气时产生,或在夜间突然发生;麻木涉及范围较广,往往偏向一侧,特别是位于左肩、左上臂内侧及左手的麻木感。

做到5件小事预防心梗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做好5件生活中的小事可避免或延缓心梗的发生。

01

七八分饱,清淡饮食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

02

不可用力过大

心梗常发生在需要突然发力的时刻,如厕、搬东西、回头时,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过大。

03

适度运动

适度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

04

提防晨起突发心梗

晨起时动作最好轻柔、缓慢,最好在床边坐2分钟再站起来,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服降压药,注意控制清晨血压。

05

注意保暖

冬季心梗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外出时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

临床研究证明,从发病开始,理想的抢救时间是分钟内。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就医,就多一份希望。心梗救治,概括来说需要闯五道关。

第一关

发现不典型心梗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持续20分钟未缓解且表现出不典型症状时,最好马上就医。

第二关

第一时间拨打

发生心梗后应该马上拨打,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另外,家属要注意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或让其自行走动。

第三关

保持气道畅通

通知急救人员后,若患者之前没有心脏病史或不清楚具体情况,最好不要随意服药。应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受刺激。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第四关

信任并配合医生

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尽可能避免宝贵的抢救时机被浪费。

第五关

术后遵医嘱

发生心梗后,患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之前的3~4倍。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定期复查。

参考资料:

生命时报

心梗有6个「非典型症状」,早发现可能救一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ff/14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