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血流动力学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来源:脑动脉硬化   发布时间:2021-10-13 11:07:30   点击数:
  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编者按--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长期以来开展以“英文文献分享与导读”为形式的研究生例会——JournalClub,参与的研究生需要全程用英文完成文献汇报及问答讨论,对于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及英语口语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鉴于此,SVN编辑部特设“研究生园地”系列专栏,特邀该活动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刘丽萍教授,担任栏目主编,我们欢迎并积极鼓励全国各专家导师,指导青年研究生们,在此分享您们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疑问困惑,我们将为大家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展示风采的窗口与平台。

栏目主编

刘丽萍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天坛脑血管病中心NCU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客座导师

杨国源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副院长、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

StrokeandVascularNeurology(SVN)副主编

客座导师

潘岳松副研究员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首都医科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客座导师

谷鸿秋助理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临床研究的统计学设计,统计方法的比较和应用,预测模型的建立、评价与应用以及脑血管病医疗质量临床研究

第37期研究生园地,由首都医科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玉园博士与大家分享于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于JAMANeurology上的“EffectofHemodynamicsonStrokeRiskinSymptomaticAtheroscleroticVertebrobasilarOcclusiveDisease”一文。研究背景后循环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30%,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VB)闭塞性疾病是重要的病因,约占后循环卒中的三分之一。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仍存在卒中复发的高风险,2年内的复发率约为10%~15%。与前循环梗死相比,后循环梗死患病率高、预后不良,且椎基底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风险高。虽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血流动力学减低与VB狭窄和/或闭塞导致的卒中相关,但尚无直接数据支持。尽管在前循环中已明确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卒中风险的重要指标,但所使用的成像技术主要依赖于组织灌注的评估,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后循环的血流评估。既往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应用定量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quantitative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QMRA)评估的血流减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VB闭塞性疾病患者卒中复发风险的指标。本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对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病患者卒中风险的影响(VERiTAS)研究结果,旨在检验以下假设:通过QMRA测得的远端血流受损的患者后循环卒中复发的风险较高。研究方法

VERiTAS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纳入人群包括60天内发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的患者,其颅外或颅内VB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包括闭塞)达到或超过50%(CTA或DSA)。排除标准:1)单侧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这些患者中以正常血流状态居多,入组会造成低血流状态患者招募不足影响研究假设的验证;2)单侧椎动脉闭塞。由于无法鉴别椎动脉闭塞的病因是夹层或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排除。终点事件为后循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卒中。

患者在入组后14天内行3T磁共振扫描。影像检查及分组流程如下(Amin-HanjaniS,etal.Stroke.)。

Figure1.FlowalgorithmforsymptomaticVBD.*InthecaseoffetalPCAs,determinationofflowstatusisasfollows.If1PCAisfetal,onlytheflowinnonfetalPCAisconsidered;ifbothPCAsarefetal,onlyflowinBAisconsidered(lowflowif40cc/min).?Additionalcriteriainborderlinecases:ominousBAflowwaveformoscillating≈0,ominoussymptom
转载请注明:http://www.gwbvm.com/zlyy/1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