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脑中风等。
▼▼▼▼▼▼▼▼▼▼▼▼▼▼▼▼▼▼▼▼▼▼▼▼▼▼▼▼▼▼▼▼▼▼▼▼基本的血脂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l.TC: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目前认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防治最有效地措施之一。
2.TG: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胆固醇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情况时升高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4.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
胆固醇对人体的作用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在50~70mg/dl(1.3~1.8mmol/L)的水平即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高血脂的原因?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化验单也会因你而“出错”,九个方面需注意血脂检查会受到诸多因素,特别是饮食的影响,所以,在抽血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各种准备,以免造成“冤假错案”,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吃上不该吃的药。
怎样做才能保证检验结果更可靠呢?
1.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
化验前一日进食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影响血脂的化验结果。
建议: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化验前一天吃了很多烤鸭,第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化验结果。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餐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2.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建议:抽血化验前2周内要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正在服用的药量是否合适等。
3.抽血前一天别喝酒
不只是吃饭,饮酒也能影响血脂的浓度,例如明显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导致化验结果出现误差。
建议:临床上发现,大量饮酒者2—3天之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常常显著升高。所以,抽血前3天内不能有大量饮酒的情况,24小时内连少量饮酒都不可以。
4.空腹10—12小时
患者一般只知道做血脂检查需要空腹,但对空腹多长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往往造成不准确的检验结果。
建议:在餐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会明显升高,一般来说,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最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不同,为了准确起见,最好是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化验。不过,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也可因身体里储存的脂肪被“动员”起来,会使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影响血脂测定结果,所以饿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以空腹10—12个小时为佳。比如说,如果想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只可以少量饮水;晚上10点以后最好连水也不要喝了。
血脂检测的化验单中,参考的正常值范围也是依据空腹时间12小时左右的结果制订的。因此,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的空腹时间,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进而和标准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
5.早饭喝粥也不行
粥虽然只是碳水化合物,但也会影响脂类代谢。
建议:在人体内,脂类、糖类、蛋白质三大代谢系统会互相影响,除了油脂,许多其他营养因素的摄入也会引起血脂水平变化。例如,大量吃糖,也会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所以,在抽血前的12小时内,除了少量饮水,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保证绝对空腹。
6.休息5分钟后抽血
剧烈运动对血脂也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研究表明,站立5分钟,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分钟,即可提高16%。因此,化验前一天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在抽血前应先在椅子上坐着休息5—10分钟,如果不能坐着,至少应先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再抽血。
7.感冒好了再体检
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还有妇女的月经期、妊娠期等,这时候检查出来的血脂都不是真实的。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明显异常。
建议:应该在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例如近期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情况。妊娠后期、哺乳期的女性,各项血脂化验都会升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化验结果仅供参考。若要得到可靠的结果,应在停止哺乳后3个月再抽血化验。
8.请内科医生分析结果
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合无心血管疾病的普通人群,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高危人群的指导意义较小。以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例,毫克/分升对正常人或心血管病低危个体而言,属于正常范围;而对于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而言,则属于过高,此时患者应开始药物治疗,并争取将LDL—C降至毫克/分升以内;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肥胖等多个高危因素,应把LDL—C控制在80毫克/分升以内。
建议:每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不同,血脂的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请专业的内科医生分析。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等,在分析结果时都要诚实告诉医生,先进行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结果来确定血脂治疗的目标值。也就是说,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应有不同的血脂正常值。
9.一次异常别紧张
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治疗措施之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查。
建议:研究表明,个体内胆固醇平均变异系数为8%,而甘油三酯可达到20%。更何况,还有上述多个因素会影响血脂的检查结果,而所有的治疗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能不用药就不用药。所以,如果检验结果接近或刚刚超过参考值,应间隔一周,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个体变异造成的假象。如果血脂明显异常,应该立即进行饮食控制、运动计划,1个月后再次复查血脂,如果仍为异常,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更何况,不同项目的血脂异常,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大家千万不要根据别人的经验自己买药吃。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