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柱的基本构成及运动形式
成年人的脊柱由26块椎骨构成,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骶椎和尾椎各1块(骶、尾椎各椎骨间相互融合成一块),椎骨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及肌肉群相互衔接在一起。脊柱之所以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是靠脊柱附近诸多肌肉群和韧带的收缩、伸展以及椎骨盘运动、髓核的位置移动变化来实现的。因此,当脊柱向前弯曲时,髓核被挤到后方,脊髓变得细长、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紧张度增加;当脊柱后仰时,髓核被挤向前方,椎体小关节压力增大,前纵韧带紧张度增加,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变得松弛;当脊柱侧弯时,同侧的小关节负重加大,对侧小关节、关节囊及韧带都处于紧张状态;当脊柱旋转时,各韧带的紧张度都将增高。
二、脊柱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靠与脊柱有着密切连带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作为神经系统中枢重要组成部分的脊髓,从头至尾贯穿于脊柱正中的椎管内。因此,人体的神经系统与脊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脊柱有毛病,椎体错位,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影响整个肌体健康。
植物神经也称为自主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腺体等器官的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神经系统和脊柱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植物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在脊髓的侧角和前角内,节后神经元在脊柱的两侧或脊柱的前面。可见,植物神经系统是与脊柱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因此,脊柱的健康状况,将对植物神经系统产生直接影响。脊椎骨无论是哪一节出现异常,譬如长骨刺、小错位、椎间盘突出,或是脊柱周围韧带、肌肉损伤,都会影响到脊髓,进而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如颈椎病,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血压不正常,甚至呕吐等;胸椎不正常可引起心脏病、动脉硬化、肺炎、胃病;腰椎不正常可引起下肢麻木、腹泻、肝病、贫血等。可见,脊柱健康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